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西游我唯唯诺诺,诸天我重拳出击 > 第496章 取经大业可如何是好?

第496章 取经大业可如何是好?(1 / 2)

伏羲听罢,微微颔首:“姜妄……此子不凡。

然一国之王,非人族之志。

他若能以人王之姿,聚洪荒人族之力,夺天地造化,方是正途。”

殿内沉默片刻,燧人氏道:“我等可派人秘访东胜神洲,寻觅大贤,暗中培养,以待时机。”

伏羲点头,目光投向远方,似已看到东胜神洲那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以及那个站在城墙上、目光悠远的青年。

姜妄此时却并未察觉首阳山的目光。

他站在城墙上,手中灵种已被捏得温热。

他低头看向城外,田野间稻浪如海,百姓的笑声随风飘来。

他忽然想起多年前,自己初入洪荒时的模样,那时的他,满心只想在这乱世中求得一隅安宁。

如今,他却渐渐明白,真正的安宁,从不是偏安一隅,而是要为人族开辟一条通天大道。

他转身,缓步走下城墙,朝杜甫的王宫而去。

心中已有决断:傲来国的繁荣,只是开始。

他要做的,是让这灵种的恩泽,遍布洪荒每一寸土地,让人族的气运,如那朝霞般,燃遍天地。

夜色如墨,弱水河底的幽暗深渊里,猪八戒蜷缩在一块嶙峋的礁石后,鼾声低沉,似与水流的呜咽交织成一曲哀婉的挽歌。

河水冰冷刺骨,带着无尽的孤寂,缓缓流淌,拍打着他的粗糙皮肤。

他那庞大的身躯在水底显得格外笨拙,肥厚的耳朵偶尔抖动,仿佛在倾听什么遥远的呼唤。

黑暗中,他的梦境却明亮如昼。

梦里,是一片开满白色野花的山坡,阳光柔和,风中带着花瓣的清香。

白骨精站在那里,素衣如雪,眉目间尽是温柔。

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凝视着他,眼中似有千言万语。

猪八戒的心猛地一颤,那是他从未忘却的眼神——三年前,他们在荒山野岭间相识,她虽是妖,却有一颗柔软的心。

他们曾在月下对酌,曾在林间嬉笑,曾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里许下过不离不弃的誓言。

可那一切,都被西游的宿命无情碾碎。

“八戒……”

她的声音在梦中响起,飘渺如烟,“我在天竺国,西游路旁,等你。”

话音未落,她的影子便如雾气般消散,只留下一抹白花的香气,萦绕在他的鼻尖。

猪八戒猛地惊醒,水流的寒意钻进骨头,他却觉得心口烧得发烫。

天竺国,西游路旁——那是她转世之地!他攥紧了拳头,九齿钉耙在水底划出一道沉闷的弧光。

他再也待不下去了,不为成佛,不为功德,只为再见她一面。

弱水河的波涛汹涌,他逆流而上,每一步都像在与整个世界的阻力抗争。

他的身影在黑暗中渐行渐远,身后是无尽的深渊,前方却是他心底仅存的那一点光亮。

唐僧,西游,他要回去,哪怕只是为了追寻那个遥不可及的梦。

与此同时,高高在上的天庭,月老宫中红线缠绕,香烟袅袅。

观音菩萨端坐莲台,面容慈和,目光却深邃如渊。

她对面的王母娘娘,手持玉如意,眉宇间带着几分审视。

“观音,你此来何意?”

王母的声音清冷,似能穿透云雾。

观音微微一笑,双手合十:“贫僧为西游一行,求王母允准一桩姻缘。”

她指尖轻点,一道红光自月老宫的姻缘簿上亮起,赫然是猪八戒与白骨精的名字。

王母挑眉,似有些意外:“白骨精已身死道消,你为何还要重续此缘?”

“因果未尽,缘分未了。”

观音语气平静,“此举或可助西游一行再进一步。”

王母沉默片刻,终是点头,玉手一挥,姻缘簿上红线再续,隐隐散发出一缕金光。

观音谢过王母,转身离去,下一站却是地府。

地府阴风阵阵,地藏王菩萨端坐幽冥,身后是无尽的鬼魂哭号。

观音步入殿中,地藏王抬头,目光平和:“观音,你来此为何?”

“为白骨精的转世。”

观音直言不讳,“她与西游一行因果未断,贫僧请地藏王安排她转世天竺国,靠近西游之路。”

地藏王低诵佛号,手中念珠轻轻转动,片刻后道:“此事可行,然需时日。”

观音颔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一切,皆在她布局之中。

西游路上,背阴松林黑得仿佛能吞噬一切光亮。

松针铺地,踩上去沙沙作响,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

唐僧骑在白龙马上,面容憔悴,嘴唇干裂,肚子早已咕咕作响。

沙僧牵马在前,步履沉稳,猪八戒则扛着钉耙,走在最后,嘴里哼着不知名的小调,似在掩饰心中的焦躁。

“师父,饿了吧?”

沙僧回头,声音低沉。

唐僧苦笑,揉了揉肚子:“这林子阴冷,怕是无处化斋。”

猪八戒闻言,拍拍胸脯:“师父莫急,俺老猪去化些斋饭来!”

他转身钻进林子深处,钉耙在地上拖出一道浅浅的痕迹。

然而,猪八戒寻了半晌,周围尽是荒凉,连半个村庄的影子都瞧不见。

他挠了挠头,索性找了棵大松树,往地上一躺,闭眼便睡。

梦里,白骨精的影子又浮现,她站在天竺国的城墙下,冲他微笑。

他咧嘴傻笑,却忘了时间流逝。

沙僧等得心焦,见八戒久不归,便对唐僧道:“师父,我去找师兄,您在此稍候。”

唐僧点头,独自牵着白龙马在林中漫步。

松林幽深,路径交错,他走着走着,竟偏离了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