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诊脉对决(2 / 2)

不仅如此,通过对方气血运行的细微痕迹和脏腑的损耗状态,他甚至能反向推断出其生活习惯。

江易辰缓缓睁开眼,收回手指,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先生之疾,不在心,不在胃,根源在于**肝**。可是长期情志不遂,压力巨大,导致肝气郁结,日久化火?这火气上冲,扰乱了心神,故失眠心悸;横逆犯胃,故脘腹胀闷;灼伤津液,故口干口苦。”

志愿者猛地睁大眼睛,连连点头:“是是是!医生您说得太准了!我这两年生意不顺,家里事情也多,整天焦头烂额,睡也睡不好……”

江易辰微微颔首,继续道:“若我所料不差,先生平日应喜食肥甘厚味,饮酒颇多,且习惯于深夜处理事务。”

志愿者更是震惊:“您……您怎么知道?我确实应酬多,爱喝酒,也经常熬夜看文件……”

台下顿时一片哗然!

仅仅三指搭脉,不过数十息时间,不仅精准道出了病机根源,连对方的生活习惯都如数家珍!这已经完全超出了寻常“望闻问切”的范畴!

哈里森教授脸上的得意笑容僵住了,他难以置信地看着江易辰,又看了看自己手中那叠冰冷的仪器报告。他的诊断听起来科学,却未能如此一针见血地指出根源,更无法推断出患者的生活细节!

林九针抚须微笑,眼中异彩连连。他虽也能做到精准诊断,但自问无法在如此短时间内,达到如此细致入微、直指本源的境界。此子神识之妙用,已臻化境!

江易辰看向哈里森教授,目光平静:“教授,仪器可测出他心脏的早搏、肝脏的脂肪,却测不出他肝中郁结的那团‘火’,更测不出这团‘火’如何燎原,扰乱了他整个身体的平衡。中医之道,在于调节气机,平衡阴阳,令其内环境重归和谐,则诸症自消。这,便是我们的‘科学’。”

医术(诊脉)与神识的深度融合,达到了“微观内视”诊病的惊人境界!这不仅是一次完美的反击,更是将中医“司外揣内”、“见微知着”的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场诊脉对决,高下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