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风水初感(1 / 2)

“活血散”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连续服用兼外敷数日,配合《昊天武诀》内力的运转,江易辰能清晰地感觉到,肋下那最后一点骨骼愈合的滞涩感彻底消失,曾经留下的细微暗伤也在那温和而持续的药力下被抚平。气血运行畅通无阻,内力在小周天循环中愈发凝实活泼,【三流武者中期】的境界彻底稳固,甚至向着后期隐隐迈进。

力量的增长带来信心,也让他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变得更加敏锐。

这敏锐,不仅仅体现在对人和草药的感知上。

不知从何时起,他渐渐感觉到自己栖身的这间杂物间,似乎有些……不对劲。

并非肉眼可见的肮脏或破败,而是一种无形的、氛围上的凝滞。尤其是在他静心修炼“引气篇”,试图感应、引动外界那微薄灵气时,这种感觉尤为明显。

仿佛周围的空气都变得粘稠沉重,灵气如同陷入泥沼的游鱼,难以被牵引吸纳。修炼事倍功半,精神力消耗也格外巨大。夜间入睡,也常有多梦、惊醒之感,醒来后精神并不算饱满。

起初,他以为是自身修炼出了岔子,或者是伤势未完全复原的错觉。但反复检查体内,经脉畅通,内力运转无碍。这种感觉,却依旧存在,如同附骨之疽,隐隐影响着她的状态。

直到某一日,他翻阅识海中那卷《逍遥医经》,并非刻意寻找,只是在消化浩瀚知识时,一段关于“环境与人体气机相应”的论述,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照亮了他的困惑。

**“人居之处,自有气场。顺之则昌,逆之则衰。夫宅者,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宅气兴旺,则居者安泰;宅气衰败,则居者病晦……”**

**“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风水!

这两个字如同钥匙,瞬间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逍遥医经》包罗万象,其中便有“风水堪舆”的篇章,只是之前他专注于医道和武道,并未深入研读。此刻心有所感,那些关于“气场”、“格局”、“藏风聚气”的玄奥知识,自然而然地浮上心头。

他不再仅仅用眼睛去看这间杂物间,而是尝试着调动起初步凝聚的精神力,结合内力对能量波动的敏感,去“感受”这方寸之地的“气”。

这一“感受”,顿时让他心头一沉!

这杂物间,位于整栋小楼最偏僻的西北角,终年难得阳光直射,潮湿阴冷。房门正对一条狭窄的走廊尽头,形成“穿堂煞”的格局,导致气息直来直去,无法停留聚集。窗口虽有一扇,但外面正对着一棵枯死大半的老槐树,枝丫嶙峋,在风水上被视为“形煞”,会带来衰败之气。加之屋内杂物堆积,灰尘遍布,更是阻碍了气机的流动。

整个房间的气场,**滞涩、阴冷、涣散**!如同一个不断漏气的破口袋,根本不适合生灵居住,更遑论需要凝聚精神、引动灵气的修炼了!

“原来如此……”江易辰恍然大悟,心中又是庆幸又是凛然。庆幸的是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凛然的是这风水之道,竟如此玄妙,无形无质,却真切地影响着居住者的状态。

既然找到了问题,便要尝试解决。

以他目前微末的修为和对风水粗浅的理解,想要大动干戈改变格局是不可能的。他只能依据《逍遥医经》风水篇中最基础的“理气”法门,进行一些最简单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