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相当于搜集到的铁证,也可以确定这十人确实都有那些罪名。
他们在意的是,这个留声机和碟片放在这,那应该是之前有谁播放过,究竟谁播放的,目的又是什么?
“我知道了,制造恐慌。”朱亮忽然说道。
孔望山点了点头;“有这种可能,这些人自乱阵脚之后行凶会更加容易。但凶手是纯粹借这个引起恐慌,还想也想打着正义的名义行凶?如果是后者,那多半凶手是没有没有帮手的,这种自命不凡的人,不太可能跟其他罪人同流合污。哪怕他自己其实也顶着罪名,但就是自命清高。那也就是说,更加可以确定最后一个死的就是凶手了。”
朱亮非常赞同,说道:“如果从职位考虑,队长、法官、警探、将军,或者嫌疑大点,但也没大多少,毕竟他们本来也是徇私枉法之人。一般人心中的正义感,可能还要比他们要强一些。”
“而如果从死亡顺序看,按照之前的推断,将军大概率第三个就死了,法官的话不管童谣和笔记上,都是第六个死,记他的名字笔记不是他本人而是警探,警探又不是他的帮凶的话,那说明法官很可能就是第六个死的,那么真正的凶手就大概率在警探、队长、医生、赵梓麦扮演的老师身上了。”
孔望山说道:“从身份性格来看,医生和老师的可能性小一些,警探和队长的可能性大一些,从他们身上着手查。”
孔望山和朱亮,都用了一系列如果和可能性。
这看起来并不特别严谨,但当线索太少没有突破口的时候,就不得不这样,有时甚至还会根据犯罪心理分析直接模拟。
犯罪心理学,有时候很能派上用场。
毕竟也不是直接定罪,只是探寻这种比较大的可能性,从这种可能性作为切入点进行调查,很多时候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当然在直播间观众们看来,这已经相当牛逼了。
“太厉害了,竟然又理顺了不少。”
“这下将嫌疑人,锁定在了四个人甚至两个人身上了。”
“这么复杂的案子,能够整理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
“而且还有时间,有可能真的能破案。”
“卧槽要是真能破案,那就厉害了。”
“真能破案,我以后改粉孔望山和朱亮了。”
柳沁伊感慨:“好厉害,不愧是侦探圈的泰山北斗。”
林海问道:“夏老师,孔望山和朱亮的推理您怎么看?”
夏洛说道:“调查和推理,都没有任何毛病,但是说句实话,确定性证据太缺失,目前还有大量如果假设在里面,其实真正能够下定论的,没有一个,哪怕死亡顺序一到第四名,也只是大概率确定,并非完全确定,后面几个,就更不用说了,如果这个假设理不顺,那可能得从头再来。”
周书瑜摇头笑道:“从头再来,那得要老命了,我果然还是不适合推理,还是好好搞我的刑侦技术吧。”
只见孔望山和朱亮再次回去查看分析队长和警探的尸体和死亡现场,看以他们为线头是否能理清这团乱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