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炉里的火烧得噼啪作响,把郎云书姐妹俩的脸映得通红。
李云峰坐在对面,听着外面的风雪声,感觉屋里格外暖和。
“这么说,来年开春,大棚还要再扩大一倍?”
李云峰喝了口郎云砚递过来的热茶,感觉浑身舒坦了不少。
郎云书点了点头,兴奋地说道。
“是的,当家的。前几天李老爷子开会说了,咱们五组的蔬菜卖得特别好,供销社和雪城的一些采购员都来买了。”
“大家都尝到了甜头,肯定要接着干。”
她想了想,接着说道。
“老爷子的意思是,明年开春,不光要把旁边的地也开了,还要把养鸡场建起来,到时候人手就不够了。”
“老爷子说这事是你提的头,所以明年新增的活,会先想着咱们组里那些劳动力不够的人家。”
李云峰来了兴趣,问道。
“劳动力不够的人家?”
“就是那些家里只有老人和半大孩子的。”
郎云砚抢着回答。
“就像村东头的赵奶奶家,还有王婶家,以前他们家日子过得紧。”、“现在好了,老爷子说,明年大棚里那些轻省活,就让这些老人和孩子来干。”
“虽然工分少点,但一个冬天下来,也能分几十块钱,够家用了。”
听到这里,李云峰心里挺高兴。
自己干的事,不光让自己下乡插队的作用体现了,也实实在在地让村里人日子好过了。
这种感觉,比单纯赚钱舒坦。
他看着眼前的姐妹俩,她们脸上的笑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是好事。”
李云峰说道。
“人多力量大,大家日子都好过了,咱们五组以后才能干更大的事。”
三人又聊了会儿村里的事,这才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李云峰就从郎云书姐妹家出来了。
他走到村后没人的小树林,进了狩猎空间。
在第四层,他让加工空间根据淑华、淑芬、安娜和索菲亚四人的尺寸,做了四件新的熊皮大衣。
大衣是棕黑色的,毛又厚又软,看着就暖和。
“总得一碗水端平才行。”
李云峰心里想着,之前的三件,给了父母和老李太太。
如今家里的媳妇们也都有了,这样他心里才算踏实。
他把四件大衣用布包好,放在爬犁上,拉着回了家。
母亲王春花正准备做早饭,看见他拉着个大包裹回来,挺惊讶。
“老儿子,你这一大早又去哪倒腾好东西了?”
“嘿嘿,妈,给媳妇们做的过年新衣。”
李云峰解开包裹,露出了里面的熊皮大衣。
屋里的几个女人看见了,眼睛都亮了,这年头,熊皮大衣可是稀罕物。
一件要三四百,甚至四五百块钱呢!
“当家的,这也太贵重了。”
淑华说道。
“拿着吧,都是一家人,分什么你我。”
李云峰摆了摆手。
“天冷,都穿暖和点。你们刚生完孩子,可不能冻着。”
大家高高兴兴地收下了大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