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心已定,林小满感觉浑身都充满了干(功)劲(德值)。南下寻人计划被正式提上日程,代号“寻找失落的同事”。作为项目总负责人,她立刻进入了高效的工作状态,首要任务就是——尽可能多地收集关于“苏清月”的情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她对着被她拉来开“项目启动会”的赵奕,一本正经地挥舞着不知道从哪里摸出来的小木棍,权当教鞭,“咱们得先给这位潜在的‘合伙人’做个初步的‘背景调查’和‘用户画像’!”
赵奕看着她那副煞有介事、仿佛在部署什么惊天战略的模样,有些无奈,但还是配合地点点头,将一份整理好的卷宗推到她面前:“这是目前能查到的,所有与‘苏清月’这个名字,以及‘言必中’、‘预言’等异常现象相关的零散信息,来自各地的邸报、民间传闻以及……一些隐秘渠道。”
林小满立刻丢开“教鞭”,如获至宝地扑到那叠厚厚的卷宗前。她深吸一口气,感觉自己像是即将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关键指标的苦逼数据分析师,只不过这次的数据载体是泛黄的纸张和模糊的墨迹。
她一头扎了进去,看得头晕眼花,嘴里还不停念叨着:
“苏清月……这名字挺好听,听起来就是个温柔小姐姐。”
“啧,各地叫苏清月的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啊!这重名率……”
“‘言必中’?有没有更具体点的?比如她预言了啥?是‘你明天肯定摔跤’然后对方摔了,还是‘此地三年内必有大灾’然后真的来了?这准确度差别很大啊!”
“时间范围再缩小点!重点查我穿书……啊不是,是重点查近一年到一年半之间的!”
赵奕在一旁,看着她时而皱眉,时而嘟囔,时而又因为找到一个疑似线索而眼睛发亮,只觉得这“背景调查”的过程,比看街头杂耍还有趣。他适时地递上一杯新沏的茶,或者在她被绕口的古文弄得抓狂时,用简洁的语言帮她提炼核心信息。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两人(主要是赵奕筛选,林小满分析)不眠不休地排查了无数无效信息后,几条指向性越来越明确的线索,逐渐浮出水面,并最终汇聚向同一个方向。
其中最有力的一条,来自江南西道,湖州府的一份旧年邸报副本的边角注释,以及几份来自赵奕江湖朋友的、语焉不详的口述记录。
大约在一年前,湖州府下辖的一个水乡小镇,曾短暂地出现过一位颇为神秘的苏姓女子。她深居简出,但偶尔显露的“预言”能力却令人咋舌。
记录一(邸报边注):某乡绅不信邪,当众质疑该女子。女子只平静看了他一眼,说:“君今日归家,步履稳健,定不会跌入门前水沟。”结果那乡绅当晚赴宴归来,醉意朦胧,明明已小心避开了水沟,脚下不知怎的一滑,还是精准地栽了进去,摔了个鼻青脸肿。
记录二(江湖口述):一伙流窜的拍花子(人贩子)在镇上踩点,盯上了几个孩童。那苏姓女子似乎无意中对同伴叹息了一声:“这些孩子,明日此时,定然还在父母身边嬉笑。”结果第二天,那伙拍花子不知为何内部起了剧烈冲突,互相揭发,闹到了官府门口,被一网打尽,孩童们自然安然无恙。
记录三(江湖口述):最神的一次,当地一个横行霸道的地痞,听闻女子名声,前去骚扰,言语不堪。女子并未动怒,只淡淡道:“阁下印堂发亮,三日之内,必有……牢狱之灾。”那地痞嗤之以鼻,结果第二天就因为多年前犯下的一桩旧案被苦主认出,告上官府,证据确凿,真的锒铛入狱。
林小满看着这些记载,眼睛越来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