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荆棘中的常春藤 > 第166章 她没关灯就走了

第166章 她没关灯就走了(1 / 2)

开馆第三日清晨,林野独自进入展厅。

昨夜闭馆时,她亲眼看见周慧敏最后一个离开——没有言语,只是站在“母亲忏悔室”前良久。

灯光很暗,只有展柜内一盏小灯映着那面写满匿名告白的玻璃墙,字迹如萤火浮动。

她看着母亲的身影在光影里微微颤抖,像一张被岁月揉皱又试图抚平的纸。

最终,周慧敏从包里掏出一张泛黄的幼儿园接送卡,边缘已经磨损起毛,上面印着林野五岁时的照片,眼睛圆圆的,笑得还不敢太放肆。

她将卡片轻轻压在展台边缘,动作缓慢得近乎虔诚,然后转身离去,连背影都带着一种被抽空力气的虚浮。

此刻,天光未亮,展厅仍沉在灰蓝的寂静中。

玻璃心仍在低频共振,嗡鸣声几乎不可闻,却能顺着地面渗入脚底,像某种沉睡中的脉搏正缓缓苏醒。

地面上蜿蜒的荆棘纹路尚未熄灭,幽微的蓝光沿着裂缝游走,仿佛昨夜那些泪水与低语仍在这空间里回荡、呼吸。

许星已在控制台前守了一整夜。

他戴着降噪耳机,手指在声波图谱上轻轻滑动,眉头微蹙。

“昨晚有七人达到深度共情状态,心跳同步超过三分钟。”他转头看向林野,声音轻得像是怕惊扰什么,“阵列……它自己学会了‘呼吸’。”

林野没说话,只是走近中央悬浮的十三枚晶体。

它们安静地漂浮着,排列成环形,温润如初生的星辰。

她伸出手,指尖触碰到最中间那一颗——暖流涌入掌心,却不再像从前那样灼烧她的神经。

这股温度不属于她了。

它属于这里,属于每一个曾在此刻卸下盔甲的人。

她忽然明白:这空间已活了。

不是靠她的痛苦喂养,也不是靠观众的眼泪灌溉,而是当第一个陌生人写下“我也曾这样疼过”,当陈桂香第一次认真听女儿说话,当老周默默为值班员倒上热水——那一刻起,这座展厅便有了自己的心跳。

唐果推门进来,手里抱着一叠图纸。

她穿着宽松的亚麻外套,发丝随意挽起,眼神清亮如晨雾散去后的湖面。

“我在想,痛不该被展览。”她说,把图纸摊开在操作台上,“但回声值得留下片刻。”

新方案是在每面玻璃心旁增设“回应墙”——采用温感涂层,参观者可用特制触觉笔写下感受,字迹随体温浮现,半小时后自动消隐。

不留名,不存档,只存在那一刻的温度里。

“就像你说的,有些话一辈子只能讲一次。”唐果看着林野,“我们要给它们一个可以落地的地方。”

林野望着那设计图,忽然想起昨夜监控回放里的画面——闭馆后两小时,周慧敏竟折返了。

走廊静音系统记录显示,她脱了鞋,一步一步走在黑暗中,整整十七圈。

脚步越来越轻,仿佛在练习如何不惊扰记忆。

她没碰任何装置,没流泪,也没停留太久,可那十七圈,像是用身体丈量了一遍三十年的沉默与伤害。

“她开始走了。”林野低声说,“不是逃,是走回来。”

下午三点,张哲带来了第一位男性创伤者。

那人四十岁上下,穿一件洗得发白的夹克,站在展厅门口十分钟,反复搓着手,指节泛红。

林野没有迎上去,也没说话,只对唐果点了点头。

唐果启动“震动预演”程序——地板轻微震颤,释放出一段极低频的心跳波,节奏平稳,接近婴儿安睡时的频率。

男子猛地抖了一下,眼眶瞬间红了。

“我女儿……去年走的。”他声音沙哑,几乎贴着喉咙挤出来,“我说不出‘我想她’,老婆说我冷血……可我不是……我只是不知道怎么开口……”

林野递上耳机。

里面播放的是一段经过情绪过滤的声轨:一个父亲在孩子葬礼上沉默站立的呼吸声,胸腔起伏紊乱,背景里藏着一句极轻的、几乎被风卷走的低语——“爸爸错了”。

男人当场跪地,双手捂脸,肩膀剧烈抽动。

林野蹲下身,将手轻轻贴在他心口位置。

晶体微亮,泛起一圈涟漪般的光晕。

但她知道,此刻的共情已无需她承载。

这空间会替她听见,替她回应,替那些从未被允许说出“我痛”的人,轻轻说一声:“我在这里。”

暮色渐浓,展厅重归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