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荆棘中的常春藤 > 第116章 烧掉那本救赎手册

第116章 烧掉那本救赎手册(1 / 2)

清晨五点十七分,城市还在灰蓝色的薄雾里沉睡,档案馆的监控屏幕却已亮起幽光。

林野坐在值班室角落,手指悬在键盘上方,像一根绷到极限的弦。

她刚发完那条通告——字字清晰,语气平稳,仿佛是某个冷静的旁观者代笔。

可她知道,每一个字都从心口剜出,带着荆棘的倒刺。

“从今日起,不再接收私信倾诉,所有咨询转介专业机构。”

话音落下的瞬间,门外传来撞击声。

起初是零星拍打,像是雨点打在玻璃上;接着变成整齐划一的节奏,一声声,砸在耳膜上。

林野缓缓起身,走向监控画面。

镜头外,林素琴站在最前方,灰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高举一本翻旧了的《第一次当妈》,封面上还贴着褪色的便利贴,写着“救命书”。

她身后站着十几个人,有穿校服的女孩,有抱着孩子的母亲,也有眼神空洞的中年男人。

他们举着打印的语录条幅:“林野说痛苦有意义”“你的文字救过我”“别丢下我们”。

林素琴用力拍打着玻璃门,声音穿透墙体:“你写书时说要照亮我们,现在怎么不敢见人?你是不是好了,就不在乎我们还痛着了?”

林野站在监控前,没有动。

她的金手指突然刺痛起来,不是愤怒,不是怨恨,而是一种更深、更冷的情绪——恐惧。

她能“看见”那些人心里的东西:那个穿校服的女孩怕父亲发现她偷看心理医生;那个母亲害怕孩子长大后也像她一样恨她;林素琴则死死攥着“被需要”的幻觉,仿佛只要林野还在痛苦,她反抗丈夫的底气就还在。

他们不是来讨债的。

他们是来续命的。

用她的痛,续他们不愿醒来的梦。

心口的银痕猛地抽搐,像被无形的手攥紧。

她靠在墙上,呼吸发颤。

这些年来,她以为自己在写作中释放创伤,可实际上,她成了千万个破碎灵魂的容器。

他们把委屈、不甘、恨意,一股脑塞进她的文字里,再以“读者”的身份还回来,缠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

她不是在疗愈,她是在被吞噬。

手机震动,是小舟姐姐的简讯:“我在外面。准备好了吗?”

林野闭了闭眼,抓起外套走出侧门。

郊外的废弃教堂藏在一片老槐林后,铁门锈迹斑斑,十字架斜斜地挂在墙上,像一道未愈的伤疤。

小舟姐姐站在院子里,风卷起她亚麻色的长发,手里抱着一叠白纸。

“抄下你收到的每一封‘感谢信’,”她声音很轻,“但每写一句,问自己——这是我的责任吗?是我的选择吗?是我愿意承担的吗?”

林野接过笔,指尖冰凉。

第一张纸上,她写下:“你救了我。”

墨迹未干,心口骤然撕裂般剧痛。

一滴血从胸口渗出,顺着衣料滑落,滴在纸上。

诡异的是,那血竟像活物般蔓延,将“救了我”三个字扭曲、覆盖,最终变成——

“你毁了我。”

她猛地抽手,笔掉在地上。

“别停,”小舟姐姐没有看她,“他们在借你活着。可你得学会,只为自己呼吸。”

林野捡起笔,颤抖着写下第二句:“因为你,我才敢离婚。”

血再次渗出,纸上浮现新的字迹:“因为你,我更恨自己。”

第三句、第四句……每一句“感谢”都像一把刀,剖开她这些年背负的虚假神性。

她的呼吸越来越乱,银痕在心口暴突,像要破皮而出。

她终于明白,那些信不是感激,是情感寄生——他们把自己的懦弱、悔恨、未完成的救赎,全都钉在她的十字架上。

教堂外,江予安靠在老橡树下,目光始终锁住那扇门。

他没进去,他知道这一刻,她必须独自面对。

直到他看见陈导鬼祟地从灌木后钻出,肩上扛着长焦摄像机,镜头对准教堂二楼的窗。

“住手。”江予安一步上前。

“真实记录,不违法。”陈导冷笑,“百万观众等着看林野崩溃。这是她的社会价值。”

话音未落,一道黑影猛地冲出。

老馆长拄着拐杖走来,二话不说,一把夺过摄像机,狠狠砸向地面。

塑料壳碎裂,内存卡飞出,滚进草丛。

“你拍的是一个人的重生,”老人声音沙哑,“不是一场表演。”

“真实就是残酷的!”陈导怒吼,“观众有权看到全部!”

老馆长盯着他,眼神如刀:“那你先问问自己,是不是也在吃她的痛。”

风忽然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