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宅子竟然有后罩房,肯定还有倒座房,如果人数上不好安排时,倒座房也可安排起来,但不是非租不可,就是个备用。”
叶青萝说完看看二堂哥,又看看大堂哥,兄弟俩都点头同意。
虽然现在还没看到宅子,但杜掌柜将飞鹰传回的消息详细解释过了。
飞鹰能传的消息当然没有那么多内容,但人家传书肯定有自己的解读方式。
叶青萝知道那定然是两进四合院,自然就有四合院的规制,对他们的需求来说,地段环境应该都是不差的。
关于租房的事到这里就真正暂停了,接下来等叶青彦那边的消息再确定下一步结果。
在回来路上就商量过,这会儿又讨论半天也算是来回分析过各种情况了。
接下来就是什么东西能从家里带过去,什么东西在府城那边现买更划算。
这个没商量太久,叶青枫便匆匆过畈去找人手了,现在是他觉得合适的人选,但人家愿不愿意呢?
一个月工钱是一两五钱,在镇上大酒楼里当伙计的熟手工钱就是这么多,但人家进不了大酒楼当伙计呀。
去县城当酒楼伙计工钱还能拿到二两银子,但酒楼都是有人数要求的,走一个才能进一个。
若真这么好找活儿,村里也不会闲置这么多年轻力壮正劳力了。
不过去年这些人都跟着建作坊赚了些钱,现在山坡那边还有大量人手在忙着呢。
跟着叶有志在外头施建的人里几乎人人都是泥瓦匠,盘灶、砌炕的手艺都有的,叶青枫打算至少带走两个手艺工。
最近都是在村子里干活,县城和镇上也没有别的订单,若没有叶家这些活计,他们这些在外头跑的队伍可就闲置下来了。
就像去年的叶青枫,做为木匠没有木匠单子做,就只是一个闲劳力,都会犯愁的。
叶青枫匆匆走后,叶青彦也说回去给王悦那边写信,将他们商量的事情也细说给王悦知道。
当然像王悦、宋知谦这样的都不会收他们房钱,除非他们还带家人过去只能另外占一间屋,不然就是跟他一屋住了。
如果是去年府试,可能大家都没这么在意。
今年可是府试之后紧接着就是院试,不管是考童生的还是考秀才的都会想要多留一些时日,看看热闹,多结交一些考生人脉。
去到府城就肯定不是每天闭门读书不闻窗外之事,是肯定要在外头逛逛,听听看看别的考生对策论的探讨、对考官喜好的猜测,对历届科举的评价……
这样的场面就像是活的《大夏风物志》,平时只能在书上通过文字感受,现在就是亲身去经历。
一般人都不会在考前匆忙赶到府城,都会提前个十天半月的到,一边休息和适应环境,一边就是结交人脉、看热闹。
所以他们提前一两个月,也很合理吧。
当然也有人为了省钱,或者说家里拮据的,确实不会提前太早去,在外一天花销可能在家里能够一家人吃用一两个月了。
虽有老话说穷文富武,穷家子弟通过读书科举改变命运、改变门庭。
但对穷家人来说,要供出一个读书人并不容易,倾一家之力、倾一族之力的比比皆是。
如果没有赚钱营生,没有赚钱头脑,纯靠种田供出一个考功名的读书人,那日子可不是轻飘飘一句话能总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