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掌柜让伙计来送了热茶和糕点,叶青萝起身道了谢。
在伙计腼腆地离开之后,叶青萝重新坐下,给自己倒了半杯热茶喝了两口,这才开始接着写细纲。
昨晚写了一点,今天接着写,晚上回去继续写,明天还可以再来这里写。
倒不是说明天酒楼还需要她盯着,而是她来了大堂哥就不用来了,书局这边有什么消息也能快些知道。
快到中午时,叶青枫来了,提着一只食盒走过来的,食盒里放着酒菜,是给杜掌柜和林帐房准备的。
杜掌柜没想到叶家会送酒菜过来,连忙笑着道谢,就与叶青枫一起走到后院来,让伙计们看铺子。
书局中午生意几乎都是上学的人来买书和纸笔什么的,平时买话本的除了新话本上架从早到晚生意极好,一般都是下午或是午后来买。
这会儿铺子里生意比上午淡了几分,等会儿伙计们也会轮班去吃饭了。
叶青萝正写得专注,听见大堂哥的声音:“萝儿饿了没?可以回去吃饭了,你二舅说不在前头忙的人都不用等下午吃饭。”
原来福顺的习惯是早饭在辰时吃,中饭在未时轮班吃,申时得备好菜准备迎接晚饭高峰生意。
但是刘有顺来了却说,早饭在辰时之前吃,中饭在午时让学徒或得空的下手、杂工都帮着做就行了。
每天酒楼卖的都是比较固定的菜式,分工做起来熟悉而不算太忙,给内部人做饭的人手应该是够用的。
以前的福顺厨子没带徒弟,人手不够。
所以昨天内部人员吃的中饭,还是叶青萝和刘招做出来的,今天刘招掌勺再安排两个正好得空的杂工就做出来了。
内部人员吃饭也是现炒,也有两荤两素一汤,在酒楼的油水还是管饱的。
对此叶青枫自然不会反对。
叶青萝说过,家和才万事兴,说的是和睦、齐心、无后顾之忧,酒楼和作坊也是一样。
再有福顺生意被大厨房里气氛影响的前车之鉴,叶青枫觉得只要酒楼每天有进账就行,哪怕少赚一点也是赚。
所以调整内部人吃饭时间、掌厨定下内部吃饭规矩,他都不会否定,同时这也是新掌厨立规矩的时候,得支持。
大厨房上下一心,其他地方全是原来福顺留下的人手,对比之下也会知道珍惜眼下做工机会,整个酒楼就会变得和睦、齐心、无后顾之忧了。
叶青枫看了半天生意情况,听杨掌柜说比昨天要好了不少,至少昨天同一时间段没进这么多客人。
刘有顺从柳东过来福味楼、柳东过往招牌菜成了福味楼的招牌菜,虽然这消息还没有传遍整个柳东镇,怕是镇东镇南也都传得差不多了。
好奇而来的、原本就喜欢柳风招牌菜的客人自然就多了不少。
“我还不饿,杜先生让人给我准备了糕点。”叶青萝笑着拿起桌上的纸包打开递到叶青枫面前。
是红豆酥。
叶青枫摇了下头笑道:“回头再吃。”
杜掌柜去喊林帐房过来角亭吃饭,叶青萝将自己写了一上午的书稿收起来,笔墨放到桌子一角,糕点放进背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