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枫也常在镇上跑,镇上人欺生也欺不到他头上。
三兄弟就扒在车窗口看着外头热闹的街市风景,直到出了镇才乖乖坐好。
虽然一大早来镇上只去了粮行、杂货铺、布庄和书局,也没在街上逛过,但三兄弟却都很满足。
他们生长在村子里,还没有去过粮行呢。
以前家里卖粮、缴粮税都不会带上他们,爹说那里的人太多,他们还太小可别挤着了,也怕有坏人趁机捉走他们,可不得防着点?
可今天他们跟着姐姐和大堂哥去粮行了。
这不是卖粮时节,一大早也不是买粮人多的时候,他们可以参观了解一下粮行是什么样子。
去杂货铺也买了许多东西,原来杂货铺所卖之物也是真的博杂,姐姐要的东西都有。
以前跟着姐姐去过镇西的惠客布庄,姐姐还会挑一些布头,这次跟着姐姐去的是镇东的惠顾布庄,布匹都很贵,贵到让他们咋舌。
书局是他们常去的了,却是头一回从侧院去到后院里,也见识了镇上宅院之大。
屋子很多、小院子很多、就连走路的穿堂和过道也很宽敞,还有敞轩、还有小亭子,当然还有一排排的厢房……
他们努力收敛着目光,不敢流露出农家娃的拘谨,直到出了镇子才松下情绪,说话也变得叽叽喳喳热闹起来。
说的都是这一趟的见闻、疑惑和想法……
叶青萝很耐心地一一回应他们的话题,对他们的疑惑也都认真回答他们。
带他们来镇上本来就是给他们增长见闻的,光在屋里读死书并非好事,外面的世情也要有了解才行。
《大夏风物志》想来也有这样的目的,让读书之人了解自己生活之地以外的天下是什么样子。
而她还想让弟弟们了解更多,从小就开始累积人生阅历。
有些道理不一定要费口舌去讲,但可以先让他们记着,年纪和阅历到了能自己想明白。
叶青枫在外头赶着驴车,听着身后车厢里的叽喳声就没停过,也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参与。
搁在他身后的箩筐也隔开了他扭头的视线,姐弟几个也不能像去镇上时那样坐在车厢口就在他身后说话。
好在回家的路总是很快,驴车进了村、过了畈,听见外头熟悉的搭话声,姐弟四个才知道已经回来了。
青宣青安连忙扒到窗口朝外看,才看到驴车到了自家门口,顿时雀跃地哈哈笑了起来。
“姐姐,我们回家啦!”叶青安转身拉着姐姐的手,笑得一脸灿烂。
去镇上逛很开心,回到家了还是很开心。
“青宣,去喊你二堂哥来帮忙抬筐。”
叶青枫将驴车随手套在篱笆桩上,走过来见先钻出车厢的是二堂弟,便伸手将人抱了下来放到地上,叮嘱着。
“好嘞!”叶青宣应了一声,就一溜烟地朝老宅那边跑去。
叶青枫又将趴在箩筐上有些等不及的小堂弟也抱了下来,这才得空将踩凳放下。
叶青安跑进院子直接朝厨房跑去,嘴里喊着:“爹!娘!我们回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