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灯台就钉在炕侧桌前的上方。
这里本来就离门边近了,将来就算在窗下放大桌子写字作画,灯光在左侧,她是右撇子,不会影响写字。
钉完铁灯台,叶青萝给大舅泡茶喝,叶青枫没有留下,他还得去帮忙磨豆浆。
刘有成在屋檐下喝茶,低声问起那座山头的事儿,叶青枫和叶青彦可同意?
刘有成知道,外甥女要做的事情都会和两个堂哥商量,因而不问大伯和爹是否知晓。
叶青萝便说了那晚和两个堂哥商量的一些细节,等大舅喝完茶,又将那幅大图拿出来铺在铺面上,让大舅进屋看。
虽是傍晚屋里暗了不少,但图是颜料作画的效果图,风景如画生动呈现在纸面上。
刘有成看得惊呆了,好半天才回神道:“若真能做成这样,比种地强太多了,就是造桥成本高……”
“若一座石桥造价三千两,按过桥费一百文算,每天得要三五十人过桥才能两年回本。”
“还有其他成本和工期两年的消耗,从买下来到回本至少五年,第六年才能算赚钱。”
“不过那山头四周临水地方又大,确实好打造成这样的风水佳景赚钱,一旦扬名就算别家也造一样的,也是不如咱们有优势的。”
“就是这过桥费……只怕到时衙门会盯上这块肥肉,不能用过桥费的名义,得想个别的法子。”
“历来只有朝廷收进路费、过桥费、进城费……各种人头人丁税,就算衙门没注意到这事儿,也会有眼红之人拿捏把柄。”
刘有成提醒道。
叶青萝听得眉头蹙了起来,自己造个度假景区还要受这么多限制?
她实在不了解这世界民情,于是道:
“等初十那天和顾公子碰面了再商量,这事儿看他的法子,毕竟人家是县城公子,懂得比咱们多。”
刘有成同意,又想到在建造时可以先养鸭子,又提醒叶青萝,还是得有艘小船才行。
拉拦江网除了要织大网,也要将网固定在江面上,得在水里打木桩。
好在山岭背面河湾已经是浅湾了,就像柳河村那边烂泥滩就没有明水不是河湾了。
因而打木桩没那么费事儿,多安排几个会水的去。
“扎几个竹筏也好,等冬天水浅时就先打木桩,明年开春就可以放一批鸭子试试,明年还能在山坳那边围竹篱养一批鸡。”
“种的树当年不开花结果,后年就不养鸡了,若对种树有影响也可以不养鸭了,就明年养一次多少能回些本。”
刘家畈就有几户人家专门养鸡,供镇上大户人家和酒楼生意,倒还没有养鸭的。
对此,叶青萝自然都没有意见。
之后刘有成又说到上回叶青萝的提议,如果顾公子有货要往北边运需要伙计,刘家畈老少汉子能跑远路的能点出三十多人。
刘有成离开后,叶青萝盘算了会儿成本,回屋铺纸开始写新的故事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