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有单独安排仓管人员,反正也没涉及到钱,帐房应该能兼顾仓管。
布料库存肯定是在仙桂村,裁剪衣料……
叶青萝想了想,与大舅说裁剪就放在仙桂村,这样她能就近盯着裁剪不出岔子,若放在刘家畈,她顾不过来。
刘有成听后,略一思索就点头。
“布料放在仙桂村最好,每天需要多少让人来拖,记帐和管货的事儿可以交给你刘旭表哥。”
“正好你刘旭表哥刚回来,家里要种暖房菜后就年内不打算出去了,他能当事儿,管作坊都可以交给他。”
刘有成原是要带着刘旭刘坤他们几个,在不打渔时就去卖干豆皮的,作坊若能稳定经营,也是一个好出路。
刘旭处事稳当,记帐也没多少活儿,不如将作坊也交给他管。
叶青萝却摇了摇头,解释道:“管作坊主要是管人。”
“按刚才那么多分组算起来,得好几十个人了,光是一人说一句话就闹哄哄的,若没个专人去管会很麻烦。”
“虽然记帐没多少事儿,库房也就是每天分发衣料、成衣检查质量后计件入库,但……”
“在记帐点货时若发生其他需要人管的事儿时,就会分身无术了,容易出岔子。”
“可以让刘旭表哥协助外公外婆和这事,检查质量计件时,外公外婆也可以在旁边帮忙盯着些。”
“但不能将这两边活儿放在一个人身上,到时交货的人多哪怕排着队也要排半天,一个人真的忙不过来。”
“再说刘旭表哥年纪轻,就像我自己不愿意出面怕引不起重视而生事端一样,这么大个作坊还得有长辈镇场子的。”
“就这样还要大舅暗中注意些,有事情及时出面处理呢,等时间长了大家都习惯了,能遵守规矩了才会好些吧。”
叶青萝想到她曾开过服装厂,哪怕是从小作坊做起来的那也是在管理上从开始就严格分工分管的。
刘有成听后一想那交货的场面顿时理解了,问道:“那行,刘旭的工钱也按天算吗?”
叶青萝忙道:“不,按帐房工钱给。”
“作坊刚起步要先赶货,我也不知道行市如何,先给他一个月工钱二两银子。”
“如果以后作坊能够长期稳定地维持下去,成本和利润有清晰帐目出来了,我再酌情给他涨点工钱。”
刘有成忙笑道:“倒也不用一开始就将涨工钱的话告诉他,二两银子也不少了。”
“你刘阳表哥在酒楼学厨从五百文学徒工钱到如今出师也才二两,可比做帐房辛苦多了。”
“副厨也才十两,管事也是十两,也就掌厨十五两,毕竟一家酒楼生意核心就在大厨房,掌厨也是第二掌柜了。”
“掌柜是十八两,要管整个酒楼的事情,还要每天坐在柜台那里盯着生意,要记帐还要和帐房盘帐。”
“伙计从试用的五钱到正式工钱是一两,做满一年才会涨到一两五钱,大伙计是二两,要管不少事儿。”
“这是镇上大酒楼,小酒楼管事级别的可没这么多,伙计最多也就一两、二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