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启明认真听着,末了说道:“开叶,你的思路是对的,刘建国同志和孙连城同志的到来,是上级高度重视这个项目的体现,你们一定要端正态度,积极配合审查,把工作做扎实,这是前提,同时,也要有信心,只要你们的工作是经得起检验的,就不要怕查,省里是你们坚强的后盾,遇到确实难以协调的困难,可以及时向省委反映,但要记住,一切要以事实为依据,以程序为准则,不要搞小动作,更不能心存侥幸。”
“是,周书记,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我们一定严格按照您的指示办,做好万全准备,迎接审查。”郑开叶心中有了底,周启明的态度很明确:支持,但要求必须合规,要求他们靠自己顶住压力。
结束与周启明的通话,郑开叶又沉思了片刻,他拿起内部电话,叫来了纪委书记赵国强。
“国强同志,坐。”
赵国强坐下,神色严肃:“书记,您找我?是为了孙副主任来的事吧?”
“嗯。”郑开叶点头,“项目上的资金和流程,有项目领导小组和审计部门负责,但我们市里配套的各项资源投入、征地拆迁、以及可能涉及到的上下游企业合作,廉政风险点也不少,你这边要提前介入,进行一次自查自纠,确保我们市里这一块干干净净,不能在这个关键时期出任何问题,给项目抹黑,更不能让人有机可乘。”
赵国强立刻领会:“明白,书记,我立刻部署下去,成立一个专门工作组,对所有与项目相关的市属资源投入、合同、以及干部履职情况进行一次摸底,发现问题立即纠正,绝不姑息!”
“好,要快,要细。”郑开叶强调,“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搞得人心惶惶,影响正常工作开展。”
“您放心,我有分寸。”赵国强领命而去。
郑开叶这才稍稍松了口气,但眉宇间的凝重并未散去,他知道,这只是风暴来临前的准备,真正的考验,在下周。
接下来的几天,济州市委市政府和西郊项目基地都如同上紧了发条,高速运转起来。郑开叶和朱煜昌虽然各自忙碌,但通过电话和加密邮件的沟通明显频繁和顺畅了许多,两人默契地将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了应对共同的外部挑战上,那些曾经横亘在彼此之间的理念分歧和权力摩擦,暂时被搁置或者说被巧妙地融入了合作框架下来寻求解决方案。
一种基于现实压力而形成的、脆弱的同盟关系正在悄然生成。
终于,孙连城副主任莅临济州的日子到了。
这天清晨,济州天空阴沉,仿佛预示着这不平凡的一天,市委大院和项目基地都提前进入了最高级别的接待和准备状态,一切流程都反复演练过,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位置和职责。
郑开叶和朱煜昌提前半小时抵达项目基地办公楼门口,并肩站立,等候着孙连城的车队。
两人都穿着深色西装,表情沉静,看不出丝毫情绪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