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开叶静静地看着,看着台上倾情演唱的许漾,看着台下激动呐喊的妹妹,看着这片被音乐点燃的青春之海。
再远处,是“芯火”方向隐约的灯火,是国际陆港延伸向远方的铁轨。
科技与艺术,硬实力与软实力,在这一刻,在花都的夜空下完美交融。
一种强烈的、近乎圆满的成就感,混合着对这座城市深沉的爱与责任,在他胸中激荡,权力只是工具,民心才是根基,而眼前这片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景象,才是他所有殚精竭虑的最终答案。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
是李阳递过来的,屏幕上显示一条加密简讯,发自省委书记栗立峰的秘书:“栗书记明日抵花,专程调研‘芯火’及国际陆港,请市长安排。”
郑开叶目光微凝,回复:“收到,全力准备。”
他收起手机,最后望了一眼星光、灯光与乐声交织的璀璨舞台,转身悄然离去,身影重新没入属于他的、永不停歇的征程暗影之中。
翌日,秋阳高照,碧空如洗。
“芯火”生态城观景平台上,风有些大,吹得郑开叶的衣角猎猎作响。
他陪在省委书记栗立峰身侧半步之后,周围簇拥着省市两级的要员和“芯火”的核心管理、科研团队。
栗立峰负手而立,深邃的目光如同鹰隼,缓缓扫视着脚下这片沸腾的土地。
一期厂房银灰色的屋顶在阳光下连绵铺展,如同精密的集成电路板;二期工地上,打桩机的轰鸣低沉有力,如同大地强劲的心跳;远处,国家级实验室独特的穹顶反射着冷冽的光芒。更远的视线尽头,花都国际陆港巨大的龙门吊轮廓隐约可见。
“了不起啊,开叶。”栗立峰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风声,带着不加掩饰的感慨和激赏,“短短时间,‘芯火’已成气象,这规模,这速度,这汇聚的能量……”他顿了顿,目光转向郑开叶,意味深长,“我刚刚在指挥中心看了实时数据,梁博士他们那个新型沟道材料的突破,意义非凡,国际陆港首班列车的发车仪式,反响极其热烈,还有昨夜星海湖畔的音乐节,省台都做了特别报道,民心所向,气象一新!”
郑开叶微微欠身,语气沉稳:“书记过誉。‘芯火’能点燃,靠的是国家战略的东风,省委省政府的全力支持,更离不开像梁博士这样甘于奉献的科技工作者,和花都八百万勤劳智慧的市民,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把准了方向,凝聚了力量。”
“把准方向,凝聚力量……”栗立峰咀嚼着这八个字,目光变得越发深邃锐利,他缓缓转过身,面对着郑开叶,也面对着所有随行人员,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份量,“这八个字,重逾千钧!花都从腐败的泥潭、芯片封锁的寒冬,走到今天这‘芯火’燎原、陆港启航、繁花似锦的局面,是谁把的舵?是谁凝聚的心?是谁带领花都八百万人民,在看似不可能中,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竖起了一座面向未来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