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铁树开花(1 / 2)

周昌民雷厉风行,迅速组建工作专班,亲自挂帅,发改局、住建局、文化局、财政局、等部门密切配合。

工程推进过程中,周昌民展现出优秀的协调和执行能力,高效落实了省级资金;与设计团队反复打磨灯光方案,确保文化韵味,亲自督导噪音整治细则的落地。

郑开叶则在宏观层面给予坚定支持,在关键节点听取汇报,协调解决跨部门难题,并在公开场合多次肯定周昌民和县政府的工作,营造了府院团结、上下一心的良好氛围。

数月后,“古韵新辉”工程竣工,入夜,“黄县里”华灯初上,不再是刺眼喧嚣的“网红”灯光秀,而是如一幅流动的、温暖的水墨丹青。柔和的光线勾勒出古建的沧桑与精美,水系在灯影下波光粼粼,文化灯箱讲述着老街故事。智慧灯杆提供着照明、信息和安全保障。

居民惊喜地发现,噪音少了,环境更整洁了,晚上散步更舒心了。游客则沉浸在这份既有历史厚重感又不失现代便利与舒适的独特氛围中,体验感大大提升。那些坚守下来的非遗工坊和老字号店铺,在精心设计的灯光映衬下,更显韵味,生意也更加红火。

“黄县里”真正实现了从“旅游打卡地”到“文化会客厅”和“宜居生活区”的华丽转身。居民幸福感和游客满意度调查数据显着攀升。省内外媒体再次聚焦,赞誉其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与现代化治理完美结合的典范”。

站在灯火璀璨的“黄县里”街头,郑开叶与周昌民并肩而立。

郑开叶由衷地说:“昌民县长,这个工程,干得漂亮!为黄县增了光,为百姓添了彩!”

周昌民谦逊地笑道:“郑书记过奖了,是您定的大方向好,我只是做了些具体的落实工作,在您手下做事,方向明,干劲足!”

两人的目光望向更远处,产业新城的方向灯火通明,那是黄县未来的工业脊梁;黑林乡的点点星光,则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希望,黄县的夜空,被无数盏灯火点亮,每一盏灯下,都是一个正在变得更好的生活。

郑开叶知道,有了周昌民这样一位智慧、务实、懂配合的县长作为搭档,黄县的“全域共兴”新篇章,必将书写得更加和谐、更加精彩,黄县决策层同心的力量,如同这满城灯火,汇聚成光,照亮了黄县前行的每一步。

黄县的一切,在郑开叶的掌舵和周昌民的得力辅佐下,如同上了润滑剂的精妙机器,高效而平稳地运转着。

“全域共兴”从宏伟蓝图,正扎实地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产业新城二期投产顺利,订单饱和。

升级后的“黄县里”成为文旅融合标杆,客流与口碑双丰收,黑林乡引领的乡村振兴模式在优化调整后,多点开花,成效显着,智慧治理平台更是将城市管理和社会服务提升到了新高度。

春节前夕,郑开叶向市委请了几天假,决定回中原省安市看看爷爷奶奶和父母,自从上任黄县以来,他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父母虽理解支持,但牵挂总是难免的。尤其是母亲苏玉梅,每次通话都透着浓浓的思念。

郑开叶自己驾车行驶在返回安市的高速上,距离安市高速出口仅剩十几公里时,前方一辆白色跑车突然减速,郑开叶正处于马上能见到亲人的兴奋中,一个没留神,就撞到了对方的车尾。

郑开叶的车第一时间就把安全气囊弹出,巨大的冲击力让郑开叶脑袋陷入短暂的宕机状态。

追尾的白色跑车上,下来一位年轻女生,她穿着简约干练的米色风衣,长发微卷,脸上带着惊魂未定,她的车尾受损明显,尾灯碎裂,后置的发动机也有明显的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