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精神充沛(1 / 2)

有了充足的资金,希望通讯和杭城的各大高校合作,并且四处花重金招兵买马,甚至让猎头去硅谷挖掘技术人才,成立了移动终端研究院。

这是林逸和杨嘉茹商量过的,也是林逸的目标,

希望通讯要做手机的全产业链布局,争取手机的每一个零部件都是自己或者自己投资的企业研发生产的,最起码也要全部国产化,未来不能让任何国家卡脖子。

研究院和浙大信息学院合作的半导体研发实验室是林逸最重视的部门,负责芯片的设计,研发和生产。

比华为的海思整整早成立了6年,不过投入还不算大,未来会从研究院剥离出来,成立单独的子公司,和全国更多的名校和研究所合作。

芯片被称为人类工业王冠上的明珠,整个产业链非常庞大,单单是光刻机上的镜片全世界就只有一两家企业可以生产,难度极大。

而这个镜片只是光刻机上无数个零件中的其中一个,而光刻机只是芯片生产中的一道工序。

所以希望通讯想靠自己的能力完成芯片的研发生产,要投入海量的资金和漫长的时间,不现实。

所以必须要和全国顶级高校与重点研究所合作,集中全华夏的人才,完成这项壮举,而希望通讯要做的就是这个项目的牵头工作。

林逸成立了这么多公司,基本都是为了赚钱,唯独希望通讯不一样。

他可以接受希望通讯不赚钱,把所有收入都投入研发,而希望通讯未来越来越赚钱,应该也足够支撑研究院的研发工作。

但如果不够,林逸还可以不停地注资支持。

毕竟成功了,那时候赚的钱就是堆金积玉,富可敌国,打造出一个超越苹果英伟达那样市值几万亿美金的企业也不是不可能。

最重要的是,华夏有了自己的芯片设计研发产业链,是利国利民的大功绩一件,足够名留青史了。

其实希望通讯的很多高层都不太理解林逸的操作,提前布局移动终端可以理解,毕竟小灵通缺点太多,在华夏市场终究只是过渡的技术。

但是手机的零部件很多都是可以买的,没必要投入重金研发,如果没有成果,很容易把公司拖入深渊。

不过杨嘉茹知道林逸的野心,也相信林逸的任何决定和眼光,所以坚定支持他的决策。

…………

随着林逸几家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员工越来越多,那个老破cbd已经快要无法支撑这些公司的日常运营了。

希望饮用水的员工最多,就算是又租了整整一层办公室,还是不够用。

办公室已经非常拥挤了,会客室,会议室的数量也不够多,甚至出现各个部门为了抢占会议室,部门总管发生争吵的情况。

所以几家公司已经纷纷开始选址准备建设总部大楼了,今年会陆续搬走。

而且更好的工作环境,包括拥有宽敞的食堂,健身房等,可以让员工增加归属感,提高工作效率,除了要花钱买地和建楼,百利而无一害。

回到杭城后,林逸一头扎进了零售公司。

希望零售第一批在杭城布局的两家大型超市和二十家便利店已经全部装修结束了,接下来就是选品,铺货和开业了。

店铺选址,供应链整合都是王诗雨和她团队的强项,林逸不需要插手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