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诡异的大里乡(1 / 2)

“咕噜——”

一声突兀的肠鸣在寂静的屋内格外清晰。两人闻声望去,只见金定白皙的脸颊泛起红晕,小和尚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老崔见状,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真切的笑意:“瞧我这记性!小师傅饿了吧?”他转身从里屋端出一盘金黄酥脆的麻花,“尝尝咱家祖传的手艺,还热乎着呢。”

刘喜顺手拿起一根麻花,咬得咔嚓作响:“老崔家的麻花可是一绝。”他朝金定眨眨眼,“放心吃,这不算破戒,是化缘。”

金定双手合十行礼:“多谢崔施主布施。”他接过麻花咬下一口,眼睛顿时亮了起来——麻花外酥里软,蜂蜜和面香在舌尖交融,果然名不虚传。

墙上的老式挂钟指向八点五十。刘喜掸掉道袍上的芝麻屑,神色渐渐凝重:“小金子,抓紧时间休整。子时阴气最盛,我们十一点动身。”他望向窗外浓得化不开的夜色,“务必在午夜前赶到南大里乡。”

……

夜色如墨,将远处的山峦晕染成深浅不一的轮廓。大里乡坐落在西阴村东北方向十里外,背靠巍峨的中条山,是个常住人口两万多人的大乡。

与死寂的西阴村截然不同,此刻的南大里乡竟是一片流光溢彩。乡中心的人民大舞台上锣鼓喧天,台下人头攒动,叫好声此起彼伏。沿街商铺灯火通明,卖小吃的摊贩吆喝声不绝于耳,俨然一副繁华夜市景象。

金定忍不住拽了拽刘喜的衣袖:“老六你快看!这大里乡比运城市区还热闹!不是说闹僵尸吗?怎么这会儿像是在过节?”

刘喜拂尘一摆,眉头微蹙。他注意到往来人群虽然喧闹,却都默契地避开通往汤王山的方向。舞台上的晋南皮影戏正演到精彩处,台下喝彩声震天,可那热闹底下,总透着一股刻意营造的喧嚣。

刘喜突然伸手拦住还要往前走的金定,面色凝重如铁。他额间的皱纹深深蹙起,手中拂尘无风自动,另一只手快速掐算着天干地支,指节在月光下泛白。

金定立即噤声,安静地立在道人身侧。他看见刘喜的指尖在虚空中划出淡金色的轨迹,空气中隐隐传来细微的嗡鸣。

突然,刘喜掐算的动作戛然而止。他脸色骤变,从道袍内袋慎重地取出两张泛黄的符纸。符纸上的朱砂符文在夜色中隐隐泛着血光,他低声念诵着晦涩的咒文,声音仿佛来自很远的远方。

念毕,老道将其中一张符箓仔细折成三角,含入口中。另一张则递给金定,符纸触手冰凉,竟带着刺骨的寒意。

“这是...”金定刚开口询问,却被刘喜用眼神制止。他学着对方的样子将符箓折好塞进口中,顿时一股带着檀香和朱砂的气息在舌尖化开。

刘喜一把扣住金定的手腕,力道沉得惊人。“含着闭息符,不要掉了。”老道的声音压得极低,每个字都像是从齿缝里挤出来的,“这地方...透着尸臭味。”

他拽着小和尚闪进旁侧的窄巷,身形如燕般掠过墙头,悄无声息地落在一处瓦房屋顶。从这个角度望去,整个集市尽收眼底——戏台上旦角的水袖舞得翩跹,台下看客叫好声震天,糖炒栗子的焦香混杂着羊肉汤的膻气蒸腾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