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东的思路很清晰。
“园丁”组织抛出“李爱国”这颗棋子,并抬出市委刘副主任的旗号,一石二鸟。
第一,是想用举报信这种体制内的手段,将林东拖入无尽的调查和自证中,让他疲于奔命。
第二,是想借刘副主任这尊大佛,来试探林东的反应。如果林东冲动之下直接去找刘副主任的麻烦,那就正中他们下怀,等于自己往火坑里跳。
这是一个阳谋。
但他们千算万算,没算到林东根本不按常理出牌。
林东的反击,同样是一石二鸟。
第一,他用最粗暴的方式砸了王满囤的家,这是做给“园丁”看的。意思很明确:别跟我玩规则,我就是规则。这种野蛮的反击,反而会让习惯了精密计算的“园丁”感到棘手和意外。
第二,他没有去碰刘副主任,而是将矛头直接对准了刘副主任那个不争气的侄子——刘安。
这是一个极其高明的“敲山震虎”。
他要查刘安,刘副主任不可能不知道。一个清廉的领导,最怕的就是家里出败类。林东这么一查,等于是把“园丁”可能要利用的棋子,提前摆到了刘副主任的面前。
刘副主任为了自保,也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必然会主动清理门户,严查自己的侄子。
这样一来,林东不仅能通过刘安这条线,顺藤摸瓜,看看“园丁”到底在他身上布了什么局,还能兵不血刃地获得刘副主任这位高层领导的“人情”和好感。
把敌人想用来攻击自己的武器,变成自己的助力,这才是最高明的反击。
“林局,高!实在是高啊!”
听完林东的分析,王振国和李建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们以前只觉得林局手段狠辣,杀伐果决,现在才发现,林局在政治上的手腕和智慧,同样深不可测。
“少拍马屁,赶紧去干活。”林东笑骂了一句。
“是!”
两人领命,立刻分头行动起来。
李建带着人去绘制嫌疑人“王涛”的画像,并安排人手在全城的旅馆、饭店、交通要道秘密布控。
王振国则亲自带队,开始秘密调查刘安。
林东则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泡上一杯热茶,静静地等待着消息。
他知道,网已经撒下去了,现在需要的就是耐心。
……
效率非常高。
不到两个小时,关于刘安的初步调查资料就送到了林东的桌上。
资料显示,这个刘安,三十岁出头,仗着他舅舅的势,没个正经工作,整天跟一帮狐朋狗友混在一起,吃喝嫖赌,样样精通。
最近一段时间,刘安在外面欠了一大笔赌债,正被债主追得焦头烂额。
而就在三天前,他突然阔绰了起来,不仅还清了所有赌债,还买了辆崭新的永久牌自行车,天天在外面招摇。
“三天前……还清赌债……”
林东看着资料,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着。
时间点对上了。
也正是三天前,那个自称“王涛”的人,找到了李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