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书愣住了。他没想到,在竞标失利后,哥哥非但没有介怀,反而愿意伸出援手。
“哥,我……”
“别废话了。”傅砚安打断他,“蓝盛也是傅家的心血,不能出岔子。解决问题要紧。”
这份不掺杂质的帮助,让阿书心中五味杂陈。他接受了傅砚安的资料,迅速组织团队进行补救和沟通,最终平息了风波,项目得以继续,但蓝盛也因此对方案进行了优化,增加了对历史元素的保护和人文关怀的考量。
经此一事,阿书对哥哥的“理想化”有了新的理解。那并非不切实际,而是一种更深远的、超越短期利益的责任感。而傅砚安也看到,阿书在商业现实与社会责任之间,正在努力寻找平衡点。这次理念之争,没有拉远兄弟的距离,反而让他们更清晰地看到了彼此的价值与坚持。
阿书的事业蒸蒸日上,但个人感情却一直空白。并非没有追求者,只是童年的阴影和蓝馨扭曲的“教育”,让他对亲密关系本能地排斥和不信任。他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工作,像个高速旋转的陀螺,不敢停歇。
沈云栀敏锐地察觉到了阿书隐藏在成功表象下的孤独。她几次旁敲侧击,都被阿书用玩笑或工作搪塞过去。
一次,阿书因为一个跨国并购案的连续谈判,劳累过度,引发了急性胃炎,被紧急送医。傅砚安和沈云栀赶到医院时,看到的是他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手背上打着点滴,平日里锐利的眼神此刻只剩下疲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脆弱。
傅砚安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在床边坐下,拿起一个苹果,慢慢地削着皮。沈云栀则细心地询问医生情况,帮他调整好枕头。
病房里很安静,只有水果刀与果皮摩擦的细微声响。
“哥,”阿书忽然开口,声音有些沙哑,“有时候觉得……挺没意思的。赚再多钱,拿下再多的项目,回到空荡荡的家里,好像……也就那样。”
傅砚安削苹果的手顿了顿,没有抬头,只是淡淡地说:“我以前也这么觉得。觉得只有把一切都掌控在手里,才能获得安全感。直到失去了云栀和悠悠,直到……差点连自己也失去。”
他将削好的苹果递给阿书,目光沉静地看着他:“阿书,商业帝国很重要,但它是冰冷的。能温暖你的,永远是人。别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岛。有些伤口,需要试着去相信,才能愈合。”
他的话不多,却像重锤敲在阿书心上。他看着哥哥如今平和而满足的眼神,再看看旁边温柔忙碌的沈云栀,第一次对“家”的概念产生了真正的向往。
“我知道了,哥。”阿书接过苹果,低声说。
这次生病,成了阿书心态转变的一个契机。他开始尝试着接受一些朋友安排的、不那么功利的社交活动,虽然进展缓慢,但至少,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完全封闭自己的情感世界。傅砚安没有过多干涉,只是在他偶尔迷茫时,给予一两句点到即止的提醒,如同灯塔,指引方向,却不替代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