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几天后,“新生代慈善基金会”主动向砚安工作室发出了正式的合作意向书,提出愿意提供一笔可观的资金支持艺术康复中心的建设和初期运营,条件是要派代表进入项目管委会,并对资金使用拥有一定的监督权。
条件看似优厚且合理,但结合沈云栀之前的发现,这无异于黄鼠狼给鸡拜年。
“他们想掺沙子进来,方便动手脚。”阿书在视频会议里一针见血,“或者,这笔资金本身可能就有问题。”
傅砚安沉思片刻,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合作,可以谈。”
沈云栀和阿书都看向他。
“既然他们想进来,我们就让他们进来。”傅砚安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但要按照我们的规则来。云栀,你来负责谈判,把条件咬死,资金可以接受,但监管必须由我们认可的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项目管委会我们有绝对主导权。另外,要求他们提供资金的合法来源证明。”
这是一招险棋,也是将计就计。接受合作,意味着将潜在的威胁放到明处,更容易监控;同时,严苛的条件既能试探对方的真实目的,也可能逼对方露出马脚。
接下来的谈判桌上,沈云栀展现了惊人的韧性和谈判技巧。她态度谦和,但原则问题寸步不让。对方几次试图在监管和权限上做文章,都被她滴水不漏地挡了回去。
周明轩亲自参与了一次谈判,他看着对面沉着冷静、条理清晰的沈云栀,眼中第一次露出了不同于之前客套的、真正的审视。他意识到,这个看似温婉的女人,远比想象中难对付。
谈判陷入僵局。对方似乎不愿接受过于严格的监管。
就在此时,沈云栀在整理对方提供的初步资料时,凭借其对数字的敏感,发现基金会承诺捐助的这笔资金,其拟划拨的账户最近有几笔异常的大额资金流入,来源是海外几个不同的空壳公司,资金路径复杂,但最终似乎都能追溯到某个模糊的离岸信托。
这像极了洗钱的套路!
沈云栀立刻将这一发现告知傅砚安和阿书。阿书动用蓝盛的资源进行深入追查,最终确认,这笔所谓的“慈善资金”,极有可能就是蓝馨转移出去的隐秘资产的一部分,现在试图通过公益项目洗白,并同时达到破坏傅砚安事业的目的!
证据链逐渐清晰。
傅砚安没有再犹豫,他让沈云栀以“无法接受资金源头的模糊性,出于项目声誉考虑”为由,果断终止了合作谈判。
同时,他将所有收集到的证据——从徐泊明在基金会的挂职,到周明轩与蓝馨的间接关联,再到那笔资金的异常流向——匿名提供给了金融监管部门和经侦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