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簿面如土色,冷汗涔涔。
大军粮草竟迟迟未至!
更令人心惊的是——
派出的探马回报,方圆十里未见运粮队踪迹!
这意味着...
粮队至少延误两日!
整整两日!
简直是灭顶之灾!
\"将军有令,再加犒赏!\"
高览亲兵突然传令而至。
\"这...\"
主簿闻言如遭雷击,两腿发软。
再加犒赏?
眼下存粮仅够全军饱食一日...
这叫他如何是好!
\"可有难处?\"
亲兵面露疑惑。
主簿颤抖着拱手,颤声道:
\"大人...粮...粮尽了...\"
话音未落,亲兵脸色骤变。
不多时,中军大帐内——
\"什么?!粮尽?!\"
高览拍案而起,须发皆张!
这绝不可能!
他们已掌控乐安郡、齐国郡、济南郡等地,后方粮草正源源不断运来!
怎会断粮?!
\"将军,运粮队伍本该今日抵达,但属下派人巡查,未见踪迹!\"
军粮官声音发颤。延误之责不在他,而是运粮官!
粮草延误——此乃死罪!
\"速遣骑兵沿粮道查探!\"
高览神色骤冷。运粮队失踪,令他心生不祥。
莫非张辽分兵截断粮道?
但灌亭城被围,敌军怎可能分兵而出?
\"将军,许是运粮官懈怠延误。\"
亲卫低声劝慰。此刻他们只能如此期盼。
否则——
十万大军断粮,顷刻便会生乱!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古训岂是虚言?
\"报!麴将军遣人质问,为何还未发放干粮!\"
又有士卒急报。因粮草短缺,军粮官已无**常分配伙食。
全军过了饭时,却未见炊烟。
\"立即按原量给麴义部送去!\"
高览毫不迟疑。
\"可...军中存粮仅够一日,麴将军那边是否...\"
\"照旧供给!\"
高览斩钉截铁。
局势危急!
高览此刻必须立即稳住军心!
尤其要稳住麴义的部队,自己麾下的士兵更不能乱。至于那些青州世家带来的兵马——若断了粮草供应,他们必定哗变;可若继续供应粮草,全军明日就要断炊!
面对如此困境,连高览都觉得棘手。
粮草乃军中命脉,无粮难以为继。最终他决定先让士兵以稀粥果腹,同时等待斥候回报。
半日后,军营里炸开了锅。
\"老子拼死拼活打仗,就给我们喝这个?\"
\"肉呢?不是说好加餐吗?\"
\"将军承诺的加餐,就拿稀粥糊弄人?\"
\"小声点,听说军中快断粮了......\"
\"什么?没吃的了?\"
一碗碗稀粥端上来,整个军营顿时骚动不安。士兵们舍命攻城,回来却只能喝稀粥?若是平时也就算了,可现在是打仗!这点稀粥哪有力气杀敌?加上断粮的流言,军中人心惶惶。
此刻中军帐内,快马斥候正在禀报:\"将军,粮道上完全不见运粮队的踪影!\"这意味着运粮队至少延误五日,甚至可能遭遇不测。
\"查清楚了吗?半点踪迹都没有?\"高览眉头紧锁,问出最关键的问题。
粮草运输自古迟缓,五日军途最多可行二百余里!
此范围内若见辎重痕迹——
高览当即警觉:莫非张辽在后方设伏?
\"禀将军,沿途未见粮队踪迹!\"
\"混账!运粮官当斩!\"
既无遇袭迹象,分明是粮官延误七日!
此乃灭顶之灾!
\"将军危矣!十万大军断粮何以维系?\"
五日之期,三军肚肠如雷——
稍有不慎,非但兵败,恐葬身于此!
\"寿光城内存民三万余...\"
亲卫此言既出,帐中诸将皆变色。
**之年话\"人干充粮\",
虽不堪言,却非鲜见。
曹阿瞒、董仲颖皆行此道。
然——
\"不可!主公以仁德立世!\"
高览断然否决。袁氏四世三公的清誉,
若因屠城毁于己手,必遭诛戮!
\"将军!不取此粮,败局已定!\"
五日?甚或七日!
莫说撑持——
两日内必生**,届时同样难逃覆灭!
高览听完亲卫的劝说,顿时进退两难!
做出这种事,不仅要被袁绍处死,更会遗臭万年!
\"撤军!立刻传令撤退!\"
最终,高览咬紧牙关,选择了最愚蠢的办法。
即便战败,他也绝不敢行此恶事!
他在袁绍帐下本就不得重用。
若真以**充作军粮...
全族都要受到牵连!
袁绍四世三公的清誉,岂容他玷污为屠夫之名!
战败尚有一线生机。
屠城则必死无疑!
军令下达,全军将士都懵了。
\"撤...撤军?\"
\"什么?撤军?\"
麴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眼中充满震惊。
在这紧要关头撤退,无异于自寻死路!
城中的张辽岂会让他们安然撤离?
\"你们等着!\"
丢下这句话,麴义急忙赶往中军大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