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记喷雾…嘿嘿,规则说‘观测员’可以用它来标记发现…但没说不准我们‘反标记’吧?要是我们能提前发现他们靠近,用微风或者小石子引开注意力,然后快速用他们的喷雾在他们的装备上喷个记号…算不算‘反向捕获’?”有人提出了大胆的设想。
“体能增强虽然限制多,但规则没说不能悄无声息地快速短距离转移啊!利用地形和阴影,瞬间从A点移动到b点,制造‘瞬间移动’的错觉,吓他们一跳!”体能增强者开始思考如何最大化利用规则。
讨论的风向彻底变了。学生们开始自发地聚集在一起,不再是抱怨和恐惧,而是兴奋地、叽叽喳喳地研究起那本厚厚的规则手册,逐字逐句地分析、解读,像一群最高明的律师一样,寻找着一切可以利用的漏洞、模糊地带和发挥创意的空间。一种前所未有的集体智慧、创作热情和战术思维被激发了出来。
“这里!看这条:‘禁止物理形态变化’…但后面补充说明是‘禁止改变自身或他人的身体形态、结构、外观’…但它没明确禁止用幻象让别人‘以为’你变了形态吧?比如制造一个短暂的、扭曲的视觉残影?”(钻空子小能手1号)
“环境微互动…‘轻微移动小物体’…这个‘轻微’和‘小’怎么界定?如果我同时‘轻微’移动十几片树叶,让它们突然一起飞起来糊他们一脸,算不算违规?”(钻空子小能手2号)
“制造微风…规则只说了风速限制,没说不能控制风向和持续时间啊!能不能用一阵持续的、刚好能吹掉他们帽子的微风,干扰他们观察?”(钻空子小能手3号)
他们开始热火朝天地设计各种刁钻古怪的藏匿点、构思令人困惑的“异常现象”序列、探讨如何利用环境和小道具(经审核批准后)来增强隐匿和误导效果。甚至开始模拟东区学生可能采取的搜索策略和装备组合,并思考相应的反制与欺骗措施。
这不再是为了掩饰而进行的、僵硬而痛苦的表演,而变成了一场需要充分调动脑力、创意、协作和精密控制力的、紧张刺激的智力与能力游戏。一种奇特的、混合着紧张与期待的“战前”兴奋感,取代了之前的阴霾。
林小满不再对着他那部破手机发愁,而是开始认真琢磨如何利用规则允许的那些“无害音效”和“预存音频片段”,组合出最让人困惑、抓狂甚至忍不住笑场的复合音频陷阱。林月微则更加刻苦地反复练习如何利用视觉误差和自身的高速移动能力,在绝对不触发能力失控的前提下,制造出更逼真、更难以捕捉的“一闪而过”的幽灵效果,追求那种“你以为你看到了,但其实你没看清”的完美境界。之前合作“穿透”幻象失败的赵琳和孙磊,则再次凑在一起,头对头地研究如何利用视觉死角、光线扭曲和一点点心理暗示,更完美、更“技术流”地复现一次足以以假乱真的“穿墙而过”幻象,并确保其持续时间、光影效果完全符合“拟态技术”的“设定”。
紧张和压力依然存在,但其中已经混杂了越来越多的期待、跃跃欲试甚至是一丝恶作剧般的快感。
保安部长赵大鹏看着这些仿佛一夜之间被打了鸡血、摩拳擦掌、眼睛发亮、讨论战术时甚至有些“眉飞色舞”的学生们,心情十分复杂,五味杂陈。一方面,他由衷地欣慰于这些孩子似乎从之前的恐惧、压抑和屈辱中挣脱了出来,重新焕发出活力;另一方面,作为安保负责人,他内心深处那根弦绷得更紧了,生怕这群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小兔崽子们玩得太嗨,一不小心就越过雷池,酿成大祸。
在活动开始前最后一次全体“战前动员”会上,赵大鹏板着他那张粗犷的脸,用尽可能最严厉、最具威慑力的语气,对着所有特殊班学生吼道:
“都给我听好了!周末这场…‘测试’!是严肃的‘科学实验’!不是让你们去撒欢胡闹的游乐场!”
他铜铃般的眼睛扫过每一张年轻而兴奋的脸:“规则!就是铁律!就是高压线!谁要是敢越雷池一步,用了明令禁止的能力,或者闹出什么无法收场的乱子,给我捅了娄子…我赵大鹏第一个饶不了他!绝对从严从重处理!听到没有!”
“听到了…”台下传来稀稀拉拉、心不在焉的回应,不少人的心思显然已经飞到了周末的“游戏”策划上。
赵大鹏顿时瞪起眼睛,声如洪钟:“大声点!都没吃饭吗!给我吼出来!”
“听到了!!”声音这次整齐了不少,也响亮了许多,带着点被震慑后的认真。
赵大鹏这才稍微满意地点点头,但顿了顿,他环顾四周,确认没有其他老师在附近,突然又往前凑了凑,压低了他那粗犷的嗓门,瓮声瓮气地、飞快地补充了一句,眼神还下意识地瞟向了窗外东区的方向:
“…当然,话又说回来…咱们西区的‘拟态技术’…那也是花了心血研究的…总不能…让东区那帮小子太小瞧了去。到时候…要是谁输得太惨…丢了咱们西区的人…嘿…也别回来见我!”
学生们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心领神会的哄笑、口哨和欢呼声。
“放心吧部长!看我们怎么耍得他们晕头转向!”“必须的!让他们好好见识见识,‘星云大学顶尖技术’的厉害!”“保证完成任务!赢得漂亮!”
西区的心态,完成了一场从最初的本能抗拒、深度焦虑,到无奈接受,再到如今甚至充满挑战性兴奋的复杂转变。一场由官方全力导演、双方阵营都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超现实躲猫猫大赛”,所有演员均已就位,只待周末的钟声敲响,便将正式拉开它那荒诞而又令人屏息的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