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异能高校生存指南 > 第192章 西区的应对:干扰与误导启动

第192章 西区的应对:干扰与误导启动(2 / 2)

“镜头跟上!3号教学楼楼顶西北角!捕捉到高速移动的白色模糊影像!非鸟类特征!重复,非鸟类!”她立刻心脏一紧,语速极快地向队友通报,几台带长焦镜头的相机和望远镜立刻齐刷刷地对准那个方向,紧张地来回搜索。

那其实是另一个身手相对敏捷、能力与视觉轻微干扰相关的学生,按照计划,披着一条临时找来的白色旧床单(道具简陋但有效),按照预定路线在楼顶快速跑动一段然后立刻蹲下躲藏,再利用那点微弱的视觉干扰能力让自己在远处望远镜的视野里显得更加模糊、难以聚焦,增加神秘感和误导性。简单,成本低,但效果拔群。

最惨的莫过于那位执着于神秘学、拿着老式指南针和盖格计数器的同学。他的指南针指针像是彻底喝醉了酒,或者被无形的手疯狂拨弄,完全失去了指向功能,疯狂地旋转跳舞。而那台旧盖格计数器更是抽风似的,时不时就毫无征兆地爆发出一连串密集而急促的“咔哒咔哒”狂响,计数灯疯狂闪烁,仿佛探测到了强烈的放射性污染源,几秒后又陷入死一般的寂静,如此反复,极不规则。

“这里的磁场和辐射环境极度异常!极度混乱!波动毫无规律!这绝不是自然现象或普通设备能造成的!”他记录着读数,语气既带着发现“宝藏”的兴奋,又掺杂着对未知危险的本能恐惧,紧紧攥着那瓶圣水。

这自然是多位能力者协同的杰作:有影响磁场的负责让指南针跳舞,有能产生极其微弱、绝对无害但能量特征奇特、足以触发灵敏盖格计数器阈值的能量波动的同学,负责间歇性“投喂”辐射信号…他们分散在不同位置,按照技术部提供的简单时序指令,玩得不亦乐乎,仿佛在进行一场有趣且富有成就感的科学实验(或者说反科学实验?)。

甚至调查团内部依为臂膀的加密通讯频道,也开始受到莫名干扰。耳机里除了队友的呼吸和报告声,开始时不时插入奇怪的、如同潮水般的静电噪音、断断续续的、无法破译(本来也无意义)的摩斯电码短序列(比如频繁出现的“….-…-……..–.”,翻译过来是“Sb”),甚至还有极其短暂、像是从某个未知频道误入的、让人毛骨悚然的音频片段——比如一声压得极低、仿佛就在耳边响起的窃笑,或者一句没头没尾、冰冷诡异的冷笑话:

“为什么科学家不喜欢参加派对?”(一阵刺耳的静电噪音过后)“因为他们总是没有‘反应’!(ion)”(接着是一段仿佛金属摩擦的怪异音效)

“各单元汇报情况!干扰效果如何?”技术部的临时指挥中心里,王老师通过加密耳机沉着地询问各个“作战单位”。大屏幕上分屏显示着部分区域的监控画面和由特殊班学生身上微型传感器回传的简单状态数据。

“电磁干扰组报告!目标区域磁场已成功扰乱,目标磁力计读数持续疯狂,频谱特征复杂无法解析!任务完成!”

“热源诱饵组报告!虚假热信号已成功投放并消失,无人机已被成功引向预设误导区域!任务完成!”

“光学干扰组报告!虚假移动影像已成功展示并隐匿,成功吸引对方观察视线至少3分钟!任务完成!”

“辐射干扰组报告…呃…盖格计数器已间歇性疯狂,目标人员表现高度紧张…任务完成!”

一个个带着压抑不住成就感和些许小得意的汇报声纷纷传来。特殊班的学生们第一次发现,原来他们这些常常带来麻烦、需要死死压抑的能力,竟然还能这样使用!不是被动地、羞耻地掩饰,而是主动地、创造性地、带着策略地去解决问题(或者说,更高阶地制造问题)。这种前所未有的掌控感、参与感和恶作剧般的趣味,像一剂强心针,暂时驱散了他们连日来的疲惫、紧张和屈辱感。

赵大鹏通过监控屏幕看着那些被各种“异常”信号引得像没头苍蝇一样团团转、时而兴奋时而困惑的调查团成员,咧开大嘴,差点笑出声,赶紧捂住嘴:“嘿,这帮小兔崽子,平时闯祸一流,没想到干起这坑人的活计还挺溜!有天赋!”

这时,他的目光扫过角落里,正对着那部破旧智能手机屏幕愁眉苦脸、仿佛在进行激烈思想斗争的L小满。昨天的“音效噩梦”显然还让他心有余悸。

“小满!别鼓捣你那破表情包了!给你个新任务!”赵大鹏洪声道,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技术部的学长会给你开个后门权限,临时接入他们的通讯干扰子系统。你用你那破手机,给我往他们的加密通讯频道里,定点投放点‘佐料’!”

林小满抬起头,一脸茫然和惊恐:“啊?赵老师…发…发什么佐料?我…我不会啊…”

“随便发!无意义的随机数字串、乱七八糟的音频片段、冷笑话、甚至是模拟的通讯串线杂音、放屁声!怎么诡异怎么来,怎么让人摸不着头脑、心里发毛怎么来!总之,绝对不能让他们的通讯频道太清净!要持续施加低强度心理压力!”赵大鹏大手一挥,战术意图明确,“让他们猜!让他们内部互相怀疑是不是设备坏了或者见了鬼!这就叫,信息心理战!攻心为上!”

林小满看着手里那部仿佛屏幕裂痕都在露出奸笑的、极不靠谱的智能手机,艰难地咽了口唾沫。他感觉这个新任务…好像比之前当众播放社死音效还要丢人,还要…缺德。

但看着周围同学们都投入了“战斗”,并且似乎干得风生水起、颇有成效,他只好叹了口气,认命地接受了任务。他一边让技术部的学长远程帮他生成随机摩斯电码和噪声音频,一边在自己手机那贫瘠的音频库里艰难地翻找着仅有的几个收藏的、冷到极致的冷笑话录音。

于是,在东区“真相调查团”的加密通讯频道里,除了偶尔刺耳的静电噪音和无法破译的电码,开始定时、不定点地插入林小满那生无可恋、棒读般、还带着一丝颤抖的念冷笑话的声音:

“土豆先生和土豆小姐结婚了,猜猜婚礼上谁来了?”(一段令人不安的沉默和微弱电流声)“…是薯条来了,因为他们是‘削’(肖)出来的。”(紧接着是一声极其突兀、仿佛卡带的电子音效“噗——”)

西区这场由异能主导的、旨在干扰、误导、迷惑对手的防御反击战,在一种诡异、紧张、却又带着几分荒诞和欢乐的复杂气氛中,全面展开了。无形的战场上,数据的洪流裹挟着真真假假的信号,冲向那些渴望真相的探索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