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尝试朝“投影”预计经过的路径上轻轻扔小纸团或一片羽毛(“测试其是否具备碰撞体积或触发规避算法”),虽然从未命中过目标,但给负责区域保洁的阿姨们增加了巨大的工作量,并引发了关于“谁在乱丢垃圾测试投影”的抱怨。
更有人组织起来,尝试进行快速奔跑“包抄”或“拦截”投影,测试其路径规划算法和应变能力(这直接导致了数次惊心动魄的、差点酿成真人相撞事故的追逐战,王浩宇在一次被迫的极限变向中差点扭伤了脚踝,狼狈不堪)。
甚至有几个心理学和社会学专业的学生,真的开始正儿八经地设计问卷和访谈提纲,着手撰写《关于“文化节西区异常事件”对参与者心理认知、群体行为影响的初步观察报告》。他们采访了大量围观同学,详细记录下大家从最初的“好奇”、“困惑”到中期的“好笑”、“调侃”再到现在的“怀疑”、“热衷分析”乃至“沉浸式参与”的心理变化曲线,并试图深入分析校方设置此大型“社会实验”的真实目的和伦理边界何在…
夜幕深沉,文化节第二天的喧嚣终于逐渐散去。西区的特殊班学生们如同被暴风雨摧残过的残花败柳,瘫倒在秘密活动室的地板或椅子上,连抬起一根手指头的力气都没有了,空气中弥漫着死寂的绝望。他们感觉自己就像是被人从藏身之处揪出来,放在高倍显微镜下,被无数双兴奋而锐利的眼睛观察、记录、分析了一整天的奇怪标本,每一个失误、每一个尴尬的瞬间、每一个不受控制的抽搐,都被多角度、高清地捕捉下来,成为了对方庞大数据库里的一份“有效样本”。
江浩脸色铁青得吓人,死死地盯着平板电脑上那个不断自动刷新、回复数疯狂增长的论坛帖子,手指因为用力而关节发白。
一篇由那个Id为【福尔摩斯不是我】的楼主最新发布的、题为【综合今日观测数据:论“西区全息投影”技术的巨大潜在突破与现存致命瑕疵分析】的长帖,被无数点赞和回复顶到了最前面。发帖人显然是个技术力极强的硬核高手,图文并茂、引经据典地总结了今天的海量发现:
·突破性肯定:高度肯定了“投影”外观渲染的惊人逼真度(甚至有人截图放大分析了林月微的发丝细节和衣物质感)、部分音效的震撼力和沉浸感、以及“穿透”、“悬浮”、“瞬移”等前沿概念在公开场合实现的惊人创意性和技术勇气。
·诡异瑕疵与致命伤(重点分析):
1.能量系统极度不稳定:投影时有时无,存在概率性“隐身”bUG;音效音量波动巨大,从听不清到震耳欲聋随机切换,疑似供能系统存在严重缺陷或散热设计不佳导致性能波动。
2.AI行为逻辑极其诡异且缺乏一致性:行为模式无法用统一算法解释,时常出现完全无法理解的长时间呆滞(如餐厅门口的致命僵直)、不符合逻辑的滑稽失误(如穿透实验的撞肩、仪式后的狼狈狂奔)、甚至表现出拟人化的紧张和尴尬情绪(微表情捕捉分析),这不像稳定程序预设,更像…现场人工操控且操作员水平低下?
3.物理引擎存在大量穿模和碰撞体积bUG:部分投影被高速摄像机捕捉到明显的“穿模”现象(如林月微的衣角扫过墙壁边缘无碰撞反馈);而对投射物(纸团)的碰撞体积判定完全失效,但对试图拦截的真人又会产生诡异的“规避”或“险些相撞”反馈,逻辑混乱。
4.音画同步率频繁失调:音效和投影行为经常出现可感知的延迟,或根本对不上,像是两套独立的、协调失败的系统。
5.“人性化”细节多到反常:投影会表现出过于丰富的、疑似真实的紧张、尴尬、甚至疼痛反应(如窗口撞头时下意识的捂额动作和痛呼口型,虽瞬间消失但被高清连拍抓个正着),这远超程序模拟范畴,更像…真实生物的应激反应?
帖子的最后结论获得了极高的赞同数:“综上,该技术展示其局部细节渲染力和概念创意令人惊叹,具备极高的潜在价值。但整体运行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近乎‘笨拙’和‘割裂’的强烈不协调感,系统稳定性、智能水平和逻辑一致性存在巨大缺陷,仿佛是由一群天才图形设计师和一群实习生程序员共同操刀、且缺乏有效沟通的赶工作品。这究竟是前沿技术不可避免的不成熟阶段,还是‘社会心理学实验’中刻意设计的、用于观察大众反应的‘矛盾变量’?其真实目的令人高度怀疑,有待进一步紧密观察和数据收集。”
江浩猛地放下平板,用力揉着突突直跳、疼痛欲裂的太阳穴,一股深深的无力感和寒意席卷全身。
适得其反!彻头彻尾的适得其反!
他们绞尽脑汁、牺牲尊严、累死累活进行的拙劣表演,非但没有消除怀疑,反而给好奇心爆棚的东区学生提供了海量的、前所未有的、可供多维度深度分析的“实证材料”。这些“证据”被他们用近乎科学研究的严谨方法论加以收集、整理、交叉比对、分析,得出的结论一条比一条尖锐,一条比一条更无限接近于那个可怕的真相——尽管他们所有的分析,都还固执地、一厢情愿地框架在“这是某种高科技\/实验”的前提之下。
东区的学生们,正以惊人的热情、严谨的态度、和刨根问底的执着,一步步地、有理有据地、挖地三尺地,无限逼近那个他们西区所有人拼死也要守护的、绝对无法被外界接受的惊天秘密。
特殊班这场倾尽全力的造假行动,最终变成了一场引发更广泛、更深入、更致命关注的、漏洞百出的“真人实景bUG秀”。而舞台上那些早已筋疲力尽、濒临崩溃的演员们,除了绝望地看着台下越来越多的“技术分析师”,已经连谢幕的力气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