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跟她印象中的的谢云归,倒是如出一辙,真不知道他脑子里,到底装的是一些什么。
这两封信萧明玉看了又看,终了叹了口气,重新铺开信纸,这一次,笔尖不再犹豫。
“见字如面。青州苦厄,知你不易,然身体为重,切莫过度劳损。京中诸事平稳,祖母身体亦渐安,勿忧。前信提及徐明礼之事,或有隐情,疑似身不由己,你亦不必过于自责……”
她斟酌着,试图安抚他可能存在的愧疚,将徐明礼身中奇毒、可能受制于人的猜测委婉道出,希望他能因此放下一些心理重负。
“谢云归,你可得照顾好你自己的身体啊,最起码要活着回来。”
萧明玉合上信纸,喃喃道。
青州再次的回信依旧来得不算快,但这次,当那熟悉的信封再次入手时,她敏锐地察觉到一丝不同。
里面除了那张依旧言简意赅的信笺——
“殿下安心,臣自有分寸。青州毗邻苗疆诸部,偶得杂书三卷,或于殿下所查之事有益,随信奉上。”
竟还多了三本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边角磨损严重的线装书册。
她小心翼翼地解开油布,三本古籍赫然眼前:
《南疆异闻录》、《蛊毒浅析》、《百草辨凶》。这书页泛黄,墨迹古旧,显然年代久远,并非寻常书肆可得。
萧明玉惊喜得翻看几页,里面竟真有不少关于蛊虫的记载,虽大多仍是传闻推测,但比起她之前所查,已详实太多!
捧着这三本沉甸甸的书,她指尖都在发颤。
如今青州正值多事之秋,堤坝重建千头万绪,民怨沸腾,他自身尚且艰难……是如何在百忙之中,还能留意到她信中提到的一句模糊线索,又是如何费尽心力,从那些毗邻的部族中寻来这些生僻古籍?
他嘴上对她冷的很,惜字如金,却总是能找到她最需要的东西,甚至为此拼尽全力。
萧明玉深知这三本书的重量,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画面:
也许他在烈日炎炎的工地上,向那些往来商旅或当地土着打听。
或是他在昏暗的油灯下,仔细辨认那些晦涩的文字,一本一本挑着终于找到最有用的。
再或者……他或许付出了某些她并不知道的代价,才换来这几本可能毫无用处的杂书……
萧明玉靠近烛火打开书,强迫自己认真都,不敢再想下去。
如今的情况,唯有她早日查清真相,才是最要紧的事。
另外——
萧明玉起身,面无表情的剪了烛火,只见烛火跳了跳,变得更加明亮。
她盯着烛火看了许久,喃喃道:
“所有想利用我婚事来谋利的,那便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