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宋神宗的新宋 > 第121章 熙宁二年开始

第121章 熙宁二年开始(2 / 2)

她今日稳住了宗室,但她也知道,这份稳定,是建立在赵顼日益增长的权威和不容置疑的改革势头之上的。

这个年轻的孙子,正用他的方式,重塑着这个帝国,也从某种程度上,重塑着皇室家族的内部关系。熙宁二年的到来,注定将伴随着更多的变革与阵痛。

熙宁二年,正月初一。

汴京皇宫,大庆殿。晨曦微露,殿内已是香烟缭绕,仪仗森严。巨型的宫灯将大殿映照得金碧辉煌,御座之上的赵顼,头戴通天冠,身着绛纱袍,面容沉静,目光扫过丹墀之下依次排列的各国使节。

元旦大朝会,不仅是彰显国威的时刻,更是帝国对外展现气度与智慧的舞台。

繁琐而庄重的朝贺礼仪依次进行。辽国使臣耶律颇的,作为北朝代表,率先献上鞍马、弓矢、北珠、貂皮等贡礼,举止间带着草原帝国的矜持与骄傲。

紧随其后,西夏、回鹘、大理、安南等使节也依次献上本国方物。最后,则是高丽国的使臣金悌,他的姿态尤为恭谨,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谨慎,毕竟,高丽国如今在名义上,仍是大辽的附属。

赵顼面带温和的笑容,一一致意,对每一份贡礼都给予了恰到好处的嘉许。

然而,所有使臣,包括殿内陪宴的大宋重臣们都知道,接下来的“回赐”环节,才是今日朝会真正的重头戏,也是窥见大宋皇帝心意与朝廷风向的关键。

当内侍省高阶宦官捧出赐予辽国的礼单时,殿内顿时静默下来。礼单由翰林学士以浑厚的嗓音朗声宣读,每念一项,都引来细微的惊叹。

“大宋皇帝敕赐大辽国主:”

“一、《资治通鉴》稿本一部,计一百卷,乃司马光奉敕编修,今特赐先成之周、秦、汉、隋、唐纪,以资借鉴。”

“二、御笔亲题‘文治武功’匾额一方,以贺新春。”

“三、欧阳修《集古录》手稿摹本十卷,苏子瞻《东坡志林》初刻本全套。”

“四、内造紫檀嵌螺钿书匣、宣和殿特制松烟墨、澄心堂纸若干。”

这份礼单,厚重得超乎寻常!尤其是《资治通鉴》,此书虽未最终成书,但其名早已传遍士林,皆知是司马光倾注心血、总结历代治乱兴衰的巨着。

将其部分稿本赐予辽国,意义非凡。这不再是简单的财物赏赐,而是将中原王朝的核心历史观与治国理念,作为一种最高级别的礼物赠予对方。

耶律颇的脸色由最初的矜持,转为震惊,继而化为深深的凝重。他深深一揖,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诚恳:

“外臣代我主,叩谢陛下厚赐!此乃无价之宝,我主必当虔诚拜读,深究兴替之理!”

他明白,这份礼物背后,是宋朝皇帝的一种自信的宣告:我以文明精华示你,既是恩宠,亦是让你明晓,何谓“正统”,何谓“大道”。

赵顼微微颔首,语气平和却蕴含力量:“辽宋乃兄弟之邦,当共守盟好。以史为镜,可知兴替,望贵主能察古今之变,保境安民,则两国百姓之福也。”

话语中,规劝与期许并存,恩威并施,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