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宋神宗的新宋 > 第106章 借刀与入彀

第106章 借刀与入彀(2 / 2)

众人精神一振:“愿闻其详!”

司马光一字一顿:“宗室!”

他详细剖析:“宗室之弊,其害有三:

一、耗竭国用:赏赐无度,禄俸浩繁,河北大旱暂停俸禄,然各类恩赏依旧,于国库实为巨负。

二、僭越礼制:婚丧嫁娶,竞相奢靡,等级不明,纲常紊乱,此正为我辈匡正礼乐之职责所在!

三、败坏风气:子弟骄惰,不学无术,徒耗廪食,有损天家颜面。”

“若我辈能在此事上,秉礼直谏,拟定章程,整肃风气,为国节用,”

司马光的声音带着一种决绝,

“既可解朝廷燃眉之急,又可昌明圣学,实践‘以礼治国’之理想!此正是一举多得之良机!纵有风险,然名教大事,岂可避嫌?若成,则天下知我辈非空谈之士,乃实干之才,声望必复振!”

这个选择,风险极大,必将深深得罪庞大的宗室集团。但收益也同样诱人:一旦成功,他们将赢得“直臣”、“礼法扞卫者”、“为国纾难”的巨大声望,彻底扭转在绥州问题上的被动局面。

政治正确的高地、巨大的名声收益、以及践行政治理想的冲动,使得司马光派甘愿铤而走险。

就在司马光等人密谋策划,开始搜集资料、撰写奏章初稿之时,福宁殿内的赵顼,通过皇城司无孔不入的耳目,早已将他们的动向掌握得一清二楚。

李宪呈上密报,赵顼览毕,嘴角泛起一丝一切尽在掌握的笑意:“果然,司马君实还是要从‘礼’字上做文章。宗室……好!甚好!这把‘刀’,自己寻到了最合适的鞘。”

他立即对李宪面授机宜:

“司马光欲做此事,朕便助他一臂之力。然,须不着痕迹。”

提供‘弹药’:将皇城司掌握的、关于某些远支宗室奢靡逾制、行为不端的具体案例,通过可靠的第三方渠道,“偶然”地泄露给与范纯礼、孙觉等交好的御史或太学博士,确保这些案例能充实司马光奏章的论证。

开放‘资料’:暗示翰林院、史馆,若司马光等人为“考订古礼”需要调阅有关历代宗室制度的典籍档案,可予适当便利。这既显得朝廷重视礼制,又为司马光提供了学术支持。

引导‘风向’:继续在士林中散布“整肃宗室礼制,非大儒鸿笔不能定其规”的论调,为司马光接下来的上奏营造期待氛围。

赵顼此举,如同给正在蓄力的司马光悄悄地送去了东风,让他这把“礼法之刀”磨得更快、更亮,也使其更义无反顾地砍向宗室这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