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宋神宗的新宋 > 第94章 大宋已经争不起了

第94章 大宋已经争不起了(2 / 2)

他的手指,轻轻点向其中一份摊开的“河北急报”。

司马光神色一凛,没有接话。

赵顼继续道,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卿家又可曾想过,西北绥州城下,将士们正在酷日下挥汗如雨,加固城防,以防西夏铁骑趁我天灾入寇?

朝廷为筹措这笔筑城款项,三司官员已是绞尽脑汁,韩相公、曾相公连日不休,商讨如何节流开源。”

他的目光扫过“陕西边防”和“三司度支”的奏章。

“还有这漕运,”赵顼指了指另一摞,“吕惠卿、曾布在埇桥日夜督工,疏通河道,确保东南粮秣能北运,其间艰难,朕在宫中亦能想见。

更有东南冯京、苏颂,为筹措钱粮,亦是心力交瘁。”

他一口气说完,书房内陷入了更深的沉默。那些堆积如山的奏章,此刻仿佛化作了河北龟裂的土地、西北肃杀的边关、运河上忙碌的舟船,沉甸甸地压在两人心头。

良久,赵顼才重新看向司马光,眼神复杂,充满了疲惫,也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

“司马卿家,朕召你来,并非要与你辩论阿云案的是非曲直。朕相信你的判词于法有据,于礼无亏。

但朕想问卿家一句:为一桩已然事实清晰、仅存量刑争议的案子,让整个士林分裂,让台谏争执,让太学沸腾,消耗如此巨大的朝野精力,是否值得?”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深沉:

“朕的精力,诸公的精力,乃至天下士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今国家内忧外患,亟待我等君臣同心,共度时艰。

若因一桩个案,酿成新一轮的‘濮议’之风,朝堂纷争再起,党同伐异,则救灾之策谁人执行?边防之务谁人用心?富国强兵之大业,又从何谈起?”

这番话,赵顾说得极其克制,没有一句指责司马光,却字字如锤,敲在司马光坚守的“道”与现实的“势”之间。

他没有用皇权去压服,而是在陈述一个更加残酷的现实——国家已经承受不起另一场内耗了。

司马光的面色变得极其凝重,他紧抿着嘴唇,花白的胡须微微颤抖。他自然听懂了皇帝的弦外之音,也看清了桌脚下那堆奏章所代表的巨大压力。

他坚持的“礼法”,在皇帝眼中,似乎正在变成一种不合时宜的“纷争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