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明代官窑,而是清代康熙年间仿明青花瓷,而且...」秦朗顿了顿,「是赝品。」
全场哗然。
孟天泽脸色骤变,目光中闪过一丝锐利:「年轻人,此言差矣!我鉴定古董六十余年,明代官窑特征了如指掌!何以见得是赝品?」
秦朗不慌不忙:「首先,请各位看瓶底釉色,明代官窑釉下呈铁锈红,而此件呈褐色;其次,明代青花瓷发色偏灰蓝,此件则过于艳丽。」
他指向瓶颈处一处细微纹路:「最关键的是,这处笔触转折不符合明代工艺习惯,而与康熙时期仿品特征吻合。」
秦朗拿起专业放大镜:「至于它是赝品,证据在釉面气泡分布不符合宋代工艺,这种不规则的微气泡群,是现代高温烧制技术的特征。」
他的分析如流水般清晰有力,在场专家纷纷举起放大镜重新查看。
孟天泽面色铁青,其他专家面面相觑。
孟天泽盯着秦朗,目光中的轻蔑渐渐转为审视。
主办方工作人员快步上台,附耳与主持人交谈几句,主持人表情震惊:「经过后台专业鉴定组复核,秦先生的判断...完全正确!这确实是一件现代仿品!」
全场一片哗然。
人群中有窃窃私语:「这谁啊?」「从哪冒出来的怪才?」「怎么可能看出这么细微的痕迹?」
孟天泽咳嗽一声,脸上浮现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不错,年轻人眼力确实不凡。古玩一道,重在传承与分享,今日得见新秀,实在可喜可贺。」
他的态度转变令人意外,不再是之前的傲慢,而是带着几分欣赏。
秦朗微微一笑,不戳破对方的遮掩。
站在聚光灯下,他的额头微微渗出汗珠,脑海中那奇怪的滴答声再次浮现。
主持人激动地宣布:「接下来是真正的藏品鉴定环节!」
工作人员捧上一个古朴的翡翠手镯。
镯面呈现出温润如玉的光泽,隐约可见内部有丝丝血脉般的红色纹路。
手镯被放在黑色丝绒托盘上,在聚光灯下熠熠生辉。
那红色的纹路宛如凝固的血丝,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
看到这件藏品,秦朗眼神微动,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
父亲传授的每一分知识,在此刻都显得弥足珍贵。
专家们再次开始鉴定。
秦朗小心翼翼地捧起手镯,目光如炬地扫过每一寸表面。
他的手指在玉镯表面轻轻滑过,运用专业鉴定师才懂的温度感知技巧,感受着玉质的细腻程度。
那红色的纹路在灯光折射下呈现出不同的色泽变化,秦朗通过这种颜色的微妙差异,能辨别出玉器的年代和产地。
这一刻,他的脑海中闪过幼时父亲教导的场景——如何分辨真假,如何感知玉质,如何从纹路读出历史。
「秦先生?秦先生?」主持人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
秦朗微微晃了晃头,额头冒出冷汗:「抱歉,我有些失神。」
台下的林睿皱起眉头,他从未见过秦朗这般失态。
孟天泽不着痕迹地多看了秦朗一眼,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惊讶。
这一次,秦朗等待其他专家先发表意见。
几位老专家轮流讲述手镯的年代、产地和特性,各有所长,但都未能触及这件玉器的核心秘密。
当轮到秦朗发表意见时,他不仅准确指出了手镯的年代、产地,还提出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这件翡翠手镯曾经属于民国时期的收藏家徐半山,它有一个独特标记——」秦朗轻轻转动手镯,在一处不起眼的位置指出一个微小的「徐」字印记,「徐半山的藏品都有这个记号。」
秦朗接着解释道:「而且这枚手镯内部的红色纹路极为罕见,它形成了一个古老的家族徽记,被称为『血玉印』。」
全场鸦雀无声,众人被他的专业知识所震撼。
讲解结束后,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孟天泽意味深长地看了秦朗一眼,低声道:「秦先生可是...秦家后人?」
秦朗微微一怔,未作回答。
孟天泽笑了笑:「若有缘,日后再详谈。」说完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