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的碰面最多半个小时,确定大方向后,就等方案通过。
现在华国的各个产业都在紧锣密鼓地加快转型,跟上全球化的步伐。
利部长:“李同志,文件我看了。”
看到她们准备的资料,他眉峰挑了一下,有准备,说明大坑已经挖好了。
“这些是我们准备的工艺品目录,从西城雕刻到铜器,
还有字画,绣品,古钱币等等,基本是外国人对华国工艺品着迷的类别,
还有这些……”李彩莲把资料递给他,等他看完。
她坚持今晚过来,主要为了节约时间,不然明天她们白等一天,又得早起。
张小红在一旁,把整理出来的文件都按顺序叠好。
利剑越看越觉得可行,现在对外销售的产品,工艺品只占很少一部分,
生产加工这些工艺品,既能让传统的工作产业传承,又可以创外汇,
主要之前他们太守规矩了,没想过可以用“工艺品”包装精美“假货”。
“你的目标代理商是?”利剑疑惑,这些是批量生产的,肯定也要批量出去,一个个卖得卖到猴年马月。
李彩莲拿出一份名单,这份名单是系统提供的,她让张小红查证过,没什么问题。
这些基本是战乱时期移民出去的华国人,他们专做这些生意,有渠道。
利剑狐疑地翻看名单,看到几个熟悉的人名,心底震惊。
这些她怎么查到的?
商务部有专门的消息渠道也没查得那么全。
李彩莲:“我们先做出样品,让他们下单,”
“大家都为了做生意,各自都不会明说的,
现在华国刚对外开放没几年,外国人对我们的好奇心,一点也不比我们对他们的低。
趁这个时候,我们也得适当的文化输出,创汇的工艺品可以精美但不可以是真的,想看真的就到我们国家看。”
她不会解释这些名单怎么来,谁都有自己的消息渠道,商务部也有。
傅平舟听完她说的最后一句,眼角抽了一下。
果然,做生意的没一个心思单纯的,张小红一副很老实本分的样子,其实精明得很。
跟他聊了快两个月,跟工艺品相关的没透露半个字。
现在李彩莲说工艺品求“精美”不保真,就是玩“文字游戏”,以外国人那没弯绕的脑子,不可能听得出来。
等意会过来,已经入坑很深了,只能“同流合污”一起赚钱。
“李同志,我也不瞒你,最近几年因各种原因管辖不到,
很多真品流出去,被当作工艺品卖,
现在我们主动卖工艺品,很容易被有心人利用。”利剑更担心这个,国宝外流又被华国人买回来,最后得利的是外国人。
李彩莲:“真亦假,假亦真,我们把这些工艺品卖出,
那些偷运出去的工艺品说不定会以假乱真地往回流,
毕竟,能鉴定真假的专家大部分在国内。”
利剑眼皮一跳,这个时候他才明白过来,
李彩莲要的就是以假乱真,让外国人分辨不出来,
把假的当真的买回去,再把真的当假的卖回来。
这样的工艺品多了,市场自然就会收缩,没人敢随便收“真货”。
比文化部门花大量人力物力去严查防守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