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历史上的宋仁宗时期不同,这个世界可没有狄青,曹玮这些仁宗时期的名将,好不容易抽到千阙这么一个ssr,赵祯怎么可能放过千阙。
至于说,千阙为什么要杀掉这么多叛军,原剧中,顾廷烨不能科举,离开汴京后,就带着曾被他救过一命的赵宗实写的推荐信投军了,
之后,顾廷烨在南方跟着军队剿灭叛军,千阙记得顾廷烨跟着军队来到过宥阳平叛,
而宥阳附近的叛军,就被朝廷曾经招安过,千阙仔细想过,原剧中顾廷烨跟着军队剿灭的宥阳附近被招安后重新造反的叛军,大概率就是今天他剿灭的这批叛军。
于是,他想着反正几年后这些叛军还要造反,那不如这次一次性杀个干净算了。
盛纮见自家贤婿胸有成竹的样子,也不再担心了,反正他也就只是一个从六品的闲职小官,
就算是担心自家贤婿,也帮不上什么忙,索性还是不想这事儿徒添烦恼了。
千阙随后便带着这不满一千的禁军还有这六百多俘虏回到宥阳城外,此时,那两千禁军已经在城外扎营了,
吩咐自己带回来的禁军回归军营,将那六百俘虏妥善安排后,千阙便带着盛纮回宥阳县城。
而盛纮也已经派人快马加鞭,将千阙这次剿灭叛军的消息传回汴京了。
千阙与盛纮骑马而行,身后跟着几名亲卫,一路直奔盛家府邸。
此时天色已晚,县城内依旧在戒严,街边偶尔能看到巡逻的禁军士兵,百姓们大多闭门不出,只敢从门缝里偷偷张望,今日平叛的动静太大,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
两人到了宥阳盛府门前,让门前的小厮传话,不一会儿,朱漆大门便“吱呀”一声敞开。
盛维带着全家老小早已等候在门庭下迎接,他身上的长衫打理得整齐,只是眉宇间还带着几分疲惫。
见千阙和盛纮翻身下马,盛维忙快步上前,拱手作揖,语气里满是感激,
“弟弟、廷烨,此番多亏有你们,不然我们宥阳盛家……”
“大哥这可是折煞我也,官家派我和廷烨率军南下本就为了平叛,这是我和廷烨分内之事。”
盛纮连忙扶起他,目光扫过盛维身后的家人,笑着缓和气氛,
“如今叛军已平,大家都平安无事,就是最好的结果。”
千阙站在一旁,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人群中,盛淑兰正站在她母亲身边,
原本白皙的脸颊此刻涨得通红,眼神躲闪着不敢与他对视,双手紧张地绞着衣角。
她身后的小品兰则没那么多顾忌,小小的身子躲在姐姐身后,只探出一颗脑袋,
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千阙,时不时还偷偷拉一下姐姐的衣袖,小声问些什么。
千阙忍不住勾了勾唇角,随后,开口问道,
“大伯父,不知长梧身上的伤如何了?”
却见盛维叹了口气,苦笑道,
“侄女婿,长梧那孩子还在床上躺着呢,他受的伤,虽不致命,却也得养个十天半月才能下床,今日还得感谢廷烨你救了淑兰和长梧一命。”
随后引着千阙和盛纮往府内走。穿过栽满绿植的庭院,一行人来到宽敞的厅堂。
厅内早已备好热茶,盛家大老太太坐在上首的太师椅上,虽已年迈,精神却还算矍铄。
千阙和盛纮上前躬身请安,老太太连忙摆手,声音带着几分颤意,
“快坐快坐,今日多亏廷烨和纮哥儿,不然我们盛家,怕是要遭殃了。”
待众人落座,侍女奉上热茶,随后,在和盛维的聊天中,千阙和盛纮得知,
今日正是盛淑兰出嫁的日子,结果刚到半路就遇到了叛军,新郎孙志高见势不妙,
他直接带着一半的下人跑了,结果盛淑兰和盛长梧差一点就落到了叛军手里,幸好最后被千阙给救了。
而从盛维口中,千阙也得知了孙志高的下场,那孙志高带着下人回到孙府后,他觉得宥阳县城内已经不安全了,所以,便准备带着他娘,让下人们掩护他们出城。
不料,刚走出孙府,这一堆人就被叛军发现,叛军立马围了上去,将孙府一大家子人杀了个干净,还把前天盛府送来的嫁妆给抢了个一干二净。
嗯?你说淑兰的嫁妆如今在哪儿?那自然在驻扎在城外的禁军军营里,城内叛军被杀了个干净后,叛军抢来到赃物就被禁军统统拉走充公。
孙志高死了,也就是说,淑兰刚刚出嫁,就成了寡妇了。
在盛维一家强烈的邀请下,千阙和盛纮没有回城外军营,派亲兵去通知副将一声后,便在这里留宿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