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骨拾起影噬蛊吞噬黑影后留下的一小块结晶——结晶是半透明的,里面流动着极微弱的“空无”波动。“这东西能记录黑影的规则。”他将结晶递给阿月,“或许能用来提前预警。”
阿月的月影印落在结晶上,虫翼的银纹将波动转化为可视的光纹:光纹里藏着一丝极淡的暗紫色,与烬弦共生盘里的逆源尘同源——虚无之域的规则,竟与初源之光的暗面有关。
“它们不是外来者。”阿织的锦蛊光网包裹住结晶,光网浮现出更清晰的图谱,“它们是‘规则的废弃碎片’,被初源之光的暗面排斥,才聚集在虚无之域,靠吞噬其他规则的差异存活。”
双生柱顶端,半银半黑花的花心突然裂开,露出一枚米粒大的金色种子——那是双生蛊平衡态的“核心种”。初代圣女与景帝的声音再次响起:“这颗种子,要种在‘所有规则交汇之地’。当它发芽时,虚无之影便再也无法靠近苗疆。”
阿月接住金色种子,种子入手即化,融入她的血脉——这是初代圣女的选择,让最能理解“包容”的白苗传人,成为核心种的守护者。
三日后,苗疆各族在蚀心崖举行了“共生誓师”。阿骨的影噬蛊群、阿月的月影印群、阿织的锦蛊群在双生蛊网下盘旋,形成三层防御:外层是影噬蛊的“吞噬-包容”防线,中层是月影印的“显形-反制”阵,内层是锦蛊的“记录-进化”网。
蛊老们说,这是苗疆九千年从未有过的防御体系——它不完美,却充满了“活着”的韧性,就像那些在共生中不断变化的蛊虫。
阿月望着远方的天际,那里的空气仍残留着一丝“空无”的余味。她知道,这只是开始,虚无之域的主力还在暗处,而那颗融入血脉的金色种子,正等待着“所有规则交汇”的时刻。
或许,当那一天到来时,那些带着“杂音”的外来者,会再次出现在苗疆的天空下。
(本章完)
后续伏笔:
1.黑影结晶中的暗紫色波动与逆源尘同源,暗示虚无之域与初源之光的暗面存在“同源排斥”的关系,可能是初源创造时的“废弃产物”;
2.金色种子需要种在“所有规则交汇之地”,结合之前星港航线与各维度的交织,暗示这个地点可能是星港最终抵达的“初源核心”,为苗疆与星港的重逢埋下线索;
3.阿月血脉中融入的核心种,让她开始能模糊感知到其他维度的规则波动(如乐土的音符、天道棋盘的棋纹),预示她将成为苗疆与外界规则沟通的桥梁;
4.影噬蛊、月影印、锦蛊的协同防御体系,本质是“吞噬-包容-记录”的三角平衡,这与天道棋盘的“博弈”、乐土的“变奏”形成跨维度的规则呼应;
5.虚无之影被描述为“规则废弃碎片”,暗示它们可能并非纯粹的恶,只是在寻找“存在的意义”,为后续是否需要“接纳”而非“消灭”埋下伦理伏笔。
下一章将跟随金色种子的指引,探索苗疆与其他维度规则的隐秘联系——当阿月在梦境中看到乐土的竖琴、天道的棋盘时,她开始明白:苗疆的共生,从来都不是孤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