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陆哲远和楚瑶终于抵达魏明轩所说的安全屋。那是一栋藏在城市老城区深处的二层小楼,外墙爬满了枯萎的爬山虎,门口挂着一块褪色的“便民修表”招牌,乍一看与周围的老旧商铺别无二致,隐蔽得恰到好处。
陆哲远刚敲响门环,里面就传来魏明轩急促的脚步声。门被拉开一条缝,魏明轩探出头,看到是两人,才松了口气,连忙将他们拽进屋里,反手锁上三道门锁。“可算来了!我这半小时看了八次监控,就怕你们被陈景明的人盯上。”他一边说着,一边接过楚瑶手里的笔记本电脑,目光落在陆哲远肿得老高的左臂上,瞬间皱起眉头,“怎么受伤了?是不是遇到危险了?”
“被时序科技的安保打了一电棍,没事,明天就好。”陆哲远摆摆手,忍着胳膊的隐痛,走到客厅中央的旧沙发旁坐下。屋里的陈设简单却整洁,墙角放着几个装满书籍的纸箱,茶几上摊着几张泛黄的旧照片,其中一张正是魏明轩和张启元的大学合影。
楚瑶将移动硬盘连接到电脑,屏幕亮起,实验报告的扉页清晰地显示在眼前。“魏教授,您先看这个。”她指着“核心负责人:郭子航”的字样,又点开附带的照片文件,“这是实验团队的合影,照片中间的人,您仔细看看。”
魏明轩戴上老花镜,凑近屏幕。当看到照片中那个穿着白大褂、戴着金丝眼镜的男人时,他的身体猛地一僵,手里的水杯“哐当”一声落在茶几上,水洒了一地。“这……这不是子航吗?他怎么会是郭子航?”他的声音颤抖着,伸手想去触摸屏幕,手指却在半空中停住,眼神里满是难以置信,“当年他明明说要去国外深造,怎么会化名成立时序科技?还做这种……这种疯狂的实验?”
“魏教授,张启元就是郭子航,时序科技的幕后老板就是他。”陆哲远语气凝重地说,将自己在实验室发现的线索、与张启元(郭子航)的正面接触,以及陈景明的可疑之处,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魏明轩,“他说自己做‘时空闭环’实验,是为了让人类反思,实现所谓的‘救赎’,可这根本就是囚禁!他把整座城市的人都当成了实验品!”
魏明轩瘫坐在椅子上,双手撑着额头,久久没有说话。客厅里一片寂静,只有电脑主机轻微的运转声。过了许久,他才缓缓抬起头,眼里布满了红血丝,声音沙哑:“不可能……子航不是这样的人。我们大学同窗四年,一起做实验,一起发表论文,他对科学的热爱是纯粹的,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他拿起茶几上那张旧照片,手指轻轻抚摸着照片上年轻的张启元,陷入了回忆:“十年前,他的‘时间粒子捕捉’实验出事后,整个人都变了。那天我去医院看他,他缠着绷带,坐在病床上一言不发,只是盯着窗外,眼神空洞得吓人。我问他实验到底怎么回事,他只说‘是意外,都结束了’。后来他说要去国外散心,顺便继续深造,我们就再也没联系过。我一直以为他在国外做研究,没想到……”
说到这里,魏明轩突然停顿下来,像是想起了什么,眉头紧锁:“等等,当年的实验事故,好像确实有不对劲的地方。”他站起身,走到墙角的纸箱旁,翻找了半天,拿出一个落满灰尘的档案袋,“这是当年事故的调查资料,我一直没舍得扔。你看,官方结论说是‘设备老化导致线路短路,引发爆炸’,可子航的实验设备都是刚采购的进口仪器,怎么会突然老化?”
陆哲远和楚瑶凑过去,看着档案袋里的资料。事故现场照片上,实验室一片狼藉,设备残骸扭曲变形,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核心仪器的损毁痕迹很奇怪,不像是单纯的短路爆炸造成的。调查记录里,两名受伤助手的证词也含糊不清,只说“突然听到巨响,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没有任何关于事故发生瞬间的细节描述。
“还有这个。”魏明轩指着一份资金流水单,“子航当年的实验经费,名义上是学校拨款,可这笔钱的实际来源一直没查清。财务处的人说,是一笔匿名捐款,直接打到了实验专用账户,金额正好够买那批进口设备。现在想来,那笔钱会不会就是时序科技前身提供的?子航当时是不是已经和那些人有勾结了?”
楚瑶看着资料,突然想起自己调查时的发现:“我之前查到,时序科技的前身是一家成立于十年前的空壳公司,注册地址在郊区,没有实际业务,却有大额资金流动。而且这家公司的注销时间,正好是时序科技成立前一个月。”
陆哲远心里一沉,线索渐渐串联起来:“这么说,当年的实验事故根本不是意外,是张启元故意策划的?他用‘事故’为借口,离开学校,暗地里成立公司,继续他的实验?”
魏明轩沉默着点头,脸上满是痛心:“很有可能。他当年肯定遇到了什么事,或者被什么人蛊惑了,才会走上这条路。他以前虽然固执,但很有原则,绝不会做伤害别人的事。”他突然想起什么,快步走到电脑前,点开实验报告的“实验背景”部分,“你们看这里,他提到‘十年前的预演实验验证了时间粒子的稳定性’,这说明当年的事故,其实是他的第一次‘时空闭环’实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