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推销鬼才(1 / 2)

行了几日颠簸的山路,地势才稍微平坦些。

“我浑身的骨头都颠得快散架了。”阿珠趴着马车的窗口,有气无力地哀叹,“阿月姐姐,咱们还有多久才能到舟山渡?”

池月拿出图经,对照山川走势,默算片刻,道:“若不出意外,明日午时便可抵达渡口。正巧前面有个小村落,咱们晚上就在那处歇歇脚,顺便去买些干粮以备不时之需。”

一进村子,就听见此起彼伏的牛叫声,夹杂着傍晚孩童的嬉闹,家家户户炊烟袅袅,一派繁荣之景。

见有陌生马车驶入,他们也不惊奇,想必常有商旅路过,早就习以为常。

池月将马车停在一处石桥边,跳下车朝几个正蹲在溪畔摸鱼的孩童问道:“小孩儿,这里可有投宿的地方?”

孩子们抬头看看她,年纪最大的那个抹了把脸上的水,指着石桥那头的绿竹林,“绕过林子,走上百余丈,便是咱们牛村的客舍了,外乡人都去那儿住。”

阿珠将马儿拴在客舍前的木桩上,从草棚里扯出几把干草塞进马槽,轻抚着它的脑袋,恋恋不舍道:“马儿,马儿,好好吃一顿,咱们明日便要分别,你可不要忘了我。”

“走了,阿珠。”池月在那头喊她。

“来了来了!”

阿珠小跑着进屋,池月正从兜里摸出一小块碎银子递给掌柜的,“要一间干净透气的厢房,再多备些热水,另外再煮两碗鸡蛋面送到房间,谢谢。”

“好嘞!”他欣喜地接过钱,朝身后喊了声:“麻子,快带两位小哥去后院。”

吃饱喝足净了身,天色已大黑,两人躺在床上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从晋安谈到尚州,计划着如何在尚州立稳脚跟,如何做出一番大事业。

忽听院子里传来几个不大不小的人声,其中一个声音格外耳熟。

阿珠也听见了,坐起身看向池月,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出声:“是昨天那个孙二娘?”

院中的对话还在继续。

“大哥大嫂,我方才无意间听你们说起,明日要去舟山渡乘船南下,可是真的?”

“是啊,怎么了?”

“我是有些担心你们。”孙二娘一副欲言又止的为难模样。

“我们素不相识,你担心什么?”那对夫妇语气疑惑。

孙二娘叹了一口气,瞄了瞄站在夫妇身旁的五岁小童,“我是看在孩子的面上才提醒你们,舟山渡到下个渡口距离极远,少说要二十来天才能到。你们怕是不知,这一旦上了船,哎哟,整日摇摇晃晃脚不沾地,小孩子最是容易磕磕碰碰。眼下又到了深秋,河上风大,冷不丁哪日便得了病,晕船,腹泻,高热,你们身子骨硬,扛得住,那他怎么办?”

夫妇一听,登时吓出一身冷汗。

孙二娘继续说道:“对,就前几天,有船停靠舟山渡,这将将停下,我便见着一群人簇拥着抱出一个孩子来,那孩子脸都绿了,说是在船上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得了痢疾,船上缺药,没来得及医治,就......”

小童似乎听懂了她的话,紧紧抓着爹娘的手。

夫妇俩赶忙将他抱起搂在怀里,脸色发着白问:“那可怎么办啊,我们什么准备也没有!”

“你们第一次乘船出远门,没经验实属正常,不过你们不用担心,我这次出门带了一个药包,里面都是治疗乘船时常见疾病的药丸子。”

她从身后取下一个包裹,“我可以卖你们一些,反正我一个女子,带着也沉。”

她说着掏出一个油纸小包递到他们手中,“拿着吧,这儿还有些简单药材,生姜煮水防晕船,黄连可治腹泻,实在撑不住了就含一片陈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