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单子(2 / 2)

没等马老太反驳,李磊对邱媒婆说在单子上添了什么:“金五钱、银钏一对、银镯一副、银披坠一件、彩缎四表里、杂用绢布加十匹、银子再加二两,凑够五两。”注1

邱媒婆听到了李磊亲自加的东西,心中感叹胡衙役会挑人,眼光好,这李磊一看就是个会疼人的,没过门就知道照顾双方的颜面的,又看着马老太那不对的脸色,觉得不好再呆下去,飞快的说了纳吉那天的流程,提点李磊了几处细节后,开口告辞。

马老太努力维持表平静,让李桐儿将人送出门后就再也绷不住了。

她想着李磊加的那些个东西,心颤的不行,也没起身,只一手捂着胸口,一手拿着聘礼单子,声音都拔高了:“你疯了?!银钏银镯不要钱?彩缎那一点就比粗布贵三倍!这一下多出来十二两多的开销,咱家攒点银子容易吗?你就为了一个退过亲的姑娘,要把家底都掏空?”

“奶奶!”李磊的声音也沉了下来,“胡姑娘是您未过门的孙媳妇,您以后不要再提退过亲的事情了。

这些银子花在她身上,值得。

而且咱家现在有田,有兔子生意,我还能上山打猎,银子还能再挣,这些咱家都能拿的出来,何故让人说闲话。”

马老太在听到最后一句时候,激动的心情有所缓解。

一旁的李桐儿也连忙劝:“奶奶,哥说得对!胡姐姐那么好,她的家世也不赖,聘礼丰厚点是应该的,不然人家县城人都该说闲话了。而且那些银饰,往后都是胡姐姐的,也是您以后曾孙的东西,你想想是不是这个理。”

马老太看着孙子坚定的眼神,又看看一旁帮腔的孙女,心里劈里啪啦的打着算盘。

注1:来自百度《宋刑统》官方规定的基准线

-下户(平民底层):银三两、彩缎三表里、杂用绢十五匹。总聘礼约8-10贯。这一标准被视为贫困家庭的最低支出。

-中户(自耕农或小商贩):金五钱、银四两、彩缎四表里、杂用绢三十匹。金五钱约合5贯,总价值约15-20贯。

-上户(富裕地主或商人):金一两、银五两、彩缎六表里、杂用绢四十匹,总价值可达30-40贯。

官方规定仅是底线,实际聘礼常因以下因素超出标准:

宋代聘礼以“三金”(金钏、金镯、金帔坠)为核心,即便下户也要用银替代金,三件套约需5-8贯。

范仲淹家族义庄规定,族中贫困子弟娶妇可获资助20贯,但实际支出可能更高。

苏轼为堂侄女筹备嫁妆时,因积蓄不足向驸马王诜借了200贯,可见士大夫阶层的实际花费远超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