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家人又做了烤鸭,云芽砍下半只装进竹篮子里,剩下的半只送到了李桐儿家,李桐儿十分开心的和云芽聊天得知云芽牙签去县城就和云芽道别催她开去别耽误正事,。
云芽坐着驴车和麦大江一同前往醉仙楼,张掌柜尝了她带来的样品,当即拍板:“这烤鸭好!我给你腾出后厨的角落,让你爹来负责烤,咱按销量分账!”
立了契书备案后,
接下来几天,麦大江天天送完麦阿福后就泡在醉仙楼后厨做烤炉。
云芽则把腌制、刷油、控火的关键步骤教给他,比如“蜂蜜水要调得稀,刷薄点才脆”“果木炭要烧到无烟再放鸭子”;麦大江则凭着手上的巧劲,把烤炉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还教会了后厨两个学徒帮忙打下手。
醉仙楼的烤鸭一推出,有一部分客人本着猎奇的心思点了一份,第一天云芽家剩下的几只鸭子就卖空了,她又琢磨着收鸭子,今年村里人为了防蝗灾,大多养了鸭子,正好能收来用。可让谁收,一家人却意见相左。
麦大江先开了口:“让老三大树在村里收吧。”
一是小林氏自从上次帮着传递老宅消息后,态度越发诚恳,不仅主动向徐盈娘因为从前在老宅的亏欠而赔礼道歉,连对云芽这个晚辈都放低了姿态,要知道在这年代,长辈向小辈低头,已是难得的诚意;
二是没分家前,老三没少照拂二房的孩子,这份旧情总不能忘了。
云芽之前因为小林氏的赔礼道歉,心里对小林氏的芥蒂确实消了些。
可还是更偏向让三个舅舅收,在她心里,舅舅们没对不起过自家,人也实在,办事放心。
但她也明白爹念着兄弟情分,也记得三叔的好,犹豫片刻后,一家人终于商量出了章程:先让麦大树在昌丰村收,要求每只鸭至少三斤重,咱们每只以一百二十文的价格收,先送十天,每天十只,至于每只三叔能挣多少钱就看三叔自己的了;
后续需求多了,再让三个舅舅在他们自己村收或者去外村收,每人每天送十只,价格也是一百二十文,麦大树则继续负责村里的份额,等村里收完了再做调整,规划数量的先这样定,以后按实际的情况调整鸭子数量。
商量定了,麦大江就往老宅那边去,想把这个事交代麦大树。
刚走到老宅院门口,还没喊人,就听见李老太尖利的骂声:“你个不孝子!来老宅干什么?是不是想打我们家里银子的主意!”
麦大江下意识就想低头——从前被亲娘支配的记忆太深,可转念想起云芽说的“分家了就该硬气,是当家人.......等话”,又缓缓抬起头,目光直视李老太,语气平静:“我来找老三,跟您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