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王绍刚(1 / 2)

回到村子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没想到走水路比走山路快不少。李青山也跟着回来了,那边的物资统计好了,剩下的就是研究拉回来多少了。唐能回家就找到孙教授问,孙教授,你知道那个海带是怎么打捞的吗?孙教授一脸茫然的问,不知道,怎么了?唐能说,我想着冬天给大家多弄点蔬菜,否则光是吃鱼怕对身体不好。孙教授哭笑不得的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们守着大山怎么可能缺维生素呢,海带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弄,不过咱们这大山里能吃的东西可是不少,如果不考虑做主粮的话,弄个干菜什么的还是挺方便的。聂父在旁边哈哈笑了,说,小熊,你这是挨饿的时候岁数太小,这种事你找像我们这样年龄的问还真是问对了,草根,树皮,当年我们谁没吃过。你不用担心这事,不过,要是村里的盐够多就更好了。

唐能摸着下巴,他脑海中浮现出小时候家里腌制咸菜的情景。那些咸菜经过长时间的腌制和晾晒,竟然能够析出大量的盐。他不禁感叹,自己有时候确实缺乏生活经验啊。

随后,唐能与孙教授、聂父继续闲聊了一会儿。话题渐渐转到了最近地下世界的探索情况上。孙教授表示,虽然新的探索机器人已经加入了队伍,但目前的成果却不尽如人意,探索似乎遇到了瓶颈。

孙教授笑着解释道:“科技这东西啊,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取得突破的。有时候,你可能研究一辈子也未必能有什么成果。所以,搞科研可不能着急,尤其是我们这些搞农业的。能在一生中培育出一个新品种,那可真是运气好到爆棚了!”

唐能连忙摆手,笑着说:“没事,我就是随便问问,您别在意。”孙教授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沉思片刻后说道:“不过,要说发现嘛,地下确实还没有什么特别的,但地上倒是有了一些变化。”。

唐能挑了挑眉毛,满脸好奇地问道:“哦?有什么变化呢?”孙教授接着说道:“之前不是跟你提过,那种叫奈斯菌的东西出现在矿洞附近吗?就在前两天下的那场雨之后,我和老聂今天过去查看了一下,发现奈斯菌好像已经适应了地上的环境,不仅生长得比以前更加迅速,而且体型也变得更大了。更糟糕的是,附近的许多活树都被它寄生了。”

唐能听后,惊讶得瞪大了眼睛,失声叫道:“那岂不是说,奈斯菌已经具有了侵略性?”孙教授眉头紧蹙,缓缓地点了点头,应道:“没错,我今天特意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奈斯菌最喜欢寄生的大树就是松树和柏树这类。至于其他的树木,还需要再观察几天才能确定。”

唐能沉思片刻,然后说道:“不过我倒不怎么担心这奈斯菌的事情,毕竟这玩意儿能吃,味道还挺不错的。而且它单独拿出来的话,在太阳底下是无法生存的,只要我们能够控制住它的数量,应该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这时,一旁的聂父插话道:“目前确实不用过于担忧,但就怕这菌子以后会发生变异啊。要知道,它可是能够寄生在动物身上的呢。”。

孙教授叹口气说,对啊,不过我们发现奈斯菌主要是寄生在伤口上,还有必须做熟了才能吃,目前没有发现别的危害。对此唐能不置可否,他也不是科学家,专业不对口。又聊了一会,时间比较晚了,唐能起身告辞回去休息了。

今年六十三岁的王尚刚一直觉得自己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大山的孩子,童年的记忆就是饿,不停的饿,和老妈在耳边的劝说,孩子你一定要好好学习,考出大山,要不你这一辈子都能看到头。王尚刚还是很努力的,可能也是聪明,或者运气好,小学的时候以出色的成绩考上了县里的中学,家里卖了一半的羊,凑齐了他的学习费用,经过三年的刻苦学习他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县里的高中,老爸叼着烟袋一夜没睡,还好第二天市里高中的一个副校长敲锣打鼓的送来了通知书和一小叠钱。高中的生活是刻苦的,虽然学校减免了大部分的费用,但是吃饭还是要钱的,他都不知道高中的生活是怎么过来的,只记得别人学习他在学习,别人休息他在干活,那时候哪有打工一说,还是校领导看他困难和食堂打了招呼,让他没事去帮忙,可以给他一点点酬劳。幸运再一次眷顾了他,县里的高考状元是他,市里的高考状元还是他,当成绩下来的时候,父母的头发已经半白了,在屋子里默默坐了一个晚上的他决定放弃大学时,初中的老师,高中的老师一起给他凑了500块钱,并指导他报考了学费最低的大学,可惜专业确是自己从来不喜欢的机械,不过老师拍着他的肩膀说,我知道你更喜欢别的专业,可是,机械这专业怎么说呢,入门快,你大一的时候就可以去找单位实习积累经验了,等毕业的时候工资会高一些。王尚刚重重的点点头,那一年,他18岁。

大学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在那充满青春活力的校园里,老师曾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孩子,你的名字太硬了,我担心你承受不住啊。要不,把‘尚’字换成‘绍’字吧。”然而,王尚刚却坚定地摇了摇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老师的提议。

尽管如此,热心肠的老师并未因此而放弃对他的关心。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予他悉心指导,还热心地帮他介绍了一个单位去实习。时光荏苒,直到毕业的那一天,王尚刚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个一直默默喜欢他、默默帮助他的女孩,竟然是老师的掌上明珠。

然而,命运弄人,他们终究还是有缘无分。为了每个月能多挣几十块钱,王尚刚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南下闯荡。在南方的那些年里,他历经无数艰辛,摸爬滚打,尝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皇天不负有心人,多年的努力终于换来了一些小成就。在一位高人的指点下,他来到了首府,决心在这里大展拳脚。经过一番筹备,他成功注册了一家工厂,所有的证件都已顺利办妥,设备也调试完毕,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可就在这关键时刻,一场突如其来的灾变却如晴天霹雳般降临。躺在空荡荡的厂房里,王尚刚感到前所未有的饥饿,那感觉就像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他不禁感叹,人生就如同过眼云烟,转瞬即逝,充满了无数的变数和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