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明指尖悬在玉符上方,尚未落下,极西荒原那支游牧匠团的申请还在界面闪烁。就在此刻,平台中央骤然跳出数十条红色警示,数据流猛然扭曲,原本有序滚动的消息墙被刷屏式弹出“虚假成果”“资源倾斜不公”等字眼,语气激烈,措辞统一。
他收回手,目光扫过玉符阵列。发言溯源日志自动展开,灵识快速比对频率与灵纹特征。几组异常账号浮出水面——登录节点集中于东陆某老牌工坊附属终端,发言间隔精确到毫秒,明显经过预设程序操控。路明未作封禁,只将数据存入加密格,随即启动公共广播。
“共议台既为交流之所,亦需守序之规。”他的声音不高,却穿透所有频道,“三日内,我将公布平台管理章程。”
话音落,争议并未平息。反而因这句宣告激起更多议论。有人称此举是必要之举,也有人冷笑质疑:“规则由一人定,岂非变相集权?”讨论区热度飙升,新消息不断顶替旧帖,争吵从技术路线蔓延至话语权归属。
不到半日,平台已显失控征兆。主张全面推广“长明”系统的势力要求立即开放全部参数共享,认为拖延即是阻碍进步;而偏远矿区代表则联名发声,指出若无配套支持,强行接入只会造成设备闲置、材料浪费。双方各执一词,言辞渐趋尖锐。
一名来自南岭的匠师留言:“你们坐在中枢,可曾见过边地连稳定灵脉都难寻?一口一个‘共享’,图纸来了,谁来教我们装?谁来供材料?”
回复瞬间炸开。
“自己学不会就怪平台?”
“不如别用了,回去烧柴火更省心。”
“资源本就不均,还敢嫌多?”
人身攻击悄然浮现。有匿名用户贴出某位矿区负责人早年一次失败改造的记录,配文“此等人也配谈承接能力?”原主立刻反击,揭发对方宗门曾私吞调配物资。争执迅速升级,平台流量一度瘫痪。
此时,一群年轻匠人自发组织“技术评议小组”,在平台上发起投票,拟以多数决方式确立“长明”衍生系统的通用标准。他们列出三项候选方案,附上测试数据,号召全体注册单位参与表决。
消息一经发布,风暴再起。
东陆器阁长老当即留下玉符影像,面色冷峻:“技术定鼎,关乎万域运转,岂容黄口小儿凭喜好投票定夺?祖法传承,自有其理!”语毕,影像消散,但余波席卷全网。
支持者与反对者迅速站队。一方高呼“旧规矩压死人,该让新人说话”,另一方则斥责“无知妄为,动摇根基”。评论区列阵对峙,字句如刀。有人提议关闭投票功能,有人反呛“怕输才要删帖”。
路明静坐高台,手中玉简便携式记录仪持续归档信息。他调用统御殿主阵权限,临时限流非核心功能,保留申报与匹配系统运转。平台基础协作未断,但舆论烈度已逼近临界。
当晚,他在首页发布一则公告。文字简洁,无修饰,仅一行标题:“关于共议台运行秩序的初步规范”。
正文如下:
“凡参与共议者,须实名认证,禁煽动、禁污蔑、禁冒用。违者,断接七日。
技术争议允许存在,但不得以群体名义施压个体。
项目申报需注明承接条件,需求方亦须公开可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