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无心插柳(2 / 2)

李清河并未理会那充满敌意的目光,而是伸出右手食指,指尖不带丝毫灵力,缓缓点向周大牛的眉心。他的动作看似缓慢,却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仿佛暗合某种天地至理。

就在指尖即将触碰到皮肤的刹那,李清河开口了。他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平稳,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如同山涧清泉,流淌在燥热的小屋里:

“意守丹田,观想流水,自上而下,涤荡经脉。热非力,乃浊气;躁非勇,乃失中。呼吸随我,吸如抽丝,呼如释重……”

他念出的并非什么高深口诀,而是一段极其基础的导引吐纳之理,但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独特的节奏和意念,与他手指虚按的动作完美契合。他没有强行灌输,而是以一种“引导”的方式,将自己的声音和意念,化作一把无形的“钥匙”,轻轻叩击着周大牛混乱意识深处那一点残存的清明。

同时,李清河的另一只手悄然按在床沿,极其隐晦地引动了自身那丝与地脉共鸣的暖流。他不是直接作用于周大牛,而是极其轻微地调整了小屋周围极小范围内的地气流动,使其暂时趋于平和,切断那种加剧失控的负面共鸣。

奇迹般地,在李清河那平和而富有韵律的声音引导下,周大牛剧烈的挣扎渐渐缓和下来,赤红的眼中出现了一丝迷茫。他体内横冲直撞的气息,仿佛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开始顺着李清河言语引导的方向,缓慢而艰难地流动起来。

“对,就是这样……气流如水,遇石则绕,遇坎则平……心若止水,映照万物而不扰……”李清河的声音持续着,如同最耐心的导师。

时间一点点过去。周大牛身上的燥热气息逐渐消退,暴戾的眼神也慢慢恢复了清明,最终疲惫地闭上了眼睛,陷入了沉睡,呼吸变得均匀而绵长。

周铁匠夫妇看得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没有看到任何光华闪耀的法术,只看到这位年轻的李先生用几句话、几个简单的动作,就让他们束手无策的儿子安静了下来!

“好了。”李清河收回手指,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刚才看似轻松,实则耗费了他极大的心神去精准把握气息引导的节奏和意念的渗透。他转身对周铁匠夫妇低声道:“令郎是修炼不得法,又受了外界干扰,导致气血逆冲,心神失守。我已暂时帮他理顺了气息,但根基已损,三个月内绝不可再妄动灵力,需静心调养。我写个方子,你们按方抓药,给他固本培元。”

他取过纸笔,写下一剂寻常的安神补气血的方子,药材普通,但配伍却暗含调和阴阳、梳理气机的至理,正是对症下药。

周铁匠夫妇千恩万谢,几乎要跪下来。李清河连忙扶住他们,叮嘱道:“此事莫要声张,对令郎只说他是劳累过度,休养便好。那本功法册子,务必毁去。”

处理完一切,李清河婉拒了酬谢,在周铁匠夫妇感激的目光中,悄然返回了墨香斋。

他本以为此事就此了结,却不知,在这信息流通缓慢却又在某些圈子里异常迅速的底层市井,没有秘密可言。

不过两三日功夫,“墨香斋来了位有真本事的李先生,不用符不用药,几句话就能治好练功出的岔子”的消息,便开始在城南的低阶修士、手艺人、以及一些遇到类似怪事的平民家庭中悄悄流传开来。起初只是三两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偷偷前来求助,李清河本着救人危难之心,也都酌情以类似“导引理顺”、“调和身心”的非灵力方式予以指点或安抚,效果竟出奇的好。

一传十,十传百。尽管李清河和陈望一再叮嘱求助者保密,但“李先生”的名声,还是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漾开的涟漪渐渐扩散了出去。墨香斋那扇原本冷清的木门,开始时不时在夜深人静时,被压低声音的叩响。

李清河“市井隐士”的形象,在无心插柳之间,悄然立了起来。而这悄然积聚的名声,如同一盏在暗夜中渐渐亮起的微灯,既照亮了需要帮助的人前来的路,也不可避免地,引起了黑暗中更多目光的注视。

风波,已在不知不觉中,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