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点了点头,走上前来:“你这拳架,看似普通,但意蕴沉静,动静相合,已得‘练意’之三昧。看来你在藏书阁,并非虚度光阴。”
“师兄过奖,弟子愚钝,只是照猫画虎,胡乱练练。”李清河谦逊道。
陈默看着他,目光锐利:“修行之路,根基最重要。贪多嚼不烂,打好基础,方能建万丈高楼。你身无灵根,却能于微末处见真章,这是你的天赋,亦可能是你的桎梏。切记,莫要迷失在力量表象,守住本心,明辨‘为何而修’,比‘如何修’更重要。”
李清河心中凛然,知这是金玉良言,肃容道:“多谢师兄指点,弟子谨记于心。”
陈默顿了顿,看似随意地问道:“近日整理古籍,可曾遇到什么……特别之处?”他目光扫过李清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李清河心中一紧,面色如常道:“回师兄,多是些虫蛀霉变的寻常杂书,弟子学识浅薄,只觉前人智慧浩瀚,开卷有益,并未见甚特别。”他答得滴水不漏,既未完全否认,也未透露具体信息。
陈默深深看了他一眼,不再追问,只是道:“没有便好。书院虽为清净之地,亦非世外桃源。有些尘封旧事,知道多了,未必是福。你好自为之。”说完,便转身离去。
望着陈默的背影,李清河眉头微蹙。陈默最后那句话,是随口提醒,还是意有所指?他是否也知晓些内情?看来,书院内部,对这甲子旧案,也并非一无所知,甚至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态度。
回到房中,同屋的石头已然鼾声如雷。李清河却无睡意,点亮油灯,取出纸笔,凭着记忆,将今日所见那张密录上的内容,以及零星查到的关于赵汝成的信息,用只有自己能懂的符号简略记录下来。他不敢留下文字证据,只能铭刻于心。
“赵汝成……郡守府长史……私藏邪玉……”李清河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脑中飞速思考。下一步,该如何查起?直接调查郡守府无疑自寻死路。或许,可以从青霖城内的老旧势力、或是那些传承悠久的家族入手?他们或许保留着一些官方档案不曾记载的口碑或秘辛。
此外,自身实力提升刻不容缓。今日陈默的话提醒了他,没有足够的力量,即便查到真相,也可能只是引来杀身之祸。修复《养身诀》残卷,必须提上日程了。
他想起前几日在《百工谱》残页中看到的一种以“金丝楠木屑混合灵犀胶”修补古籍的法子,据说能完美契合纸纤维,且气息温和。金丝楠木屑或许难寻,但灵犀胶……他记得藏书阁物资清单里,似乎有用于修复珍贵典籍的“鱼鳔胶”,虽非灵犀胶,或可一试。明日便去申请些材料。
思路渐清,李清河吹熄油灯,盘膝坐好,开始每日的修炼。意识沉入体内,那丝暖流愈发凝实,在经脉中欢快流淌,对周遭气息的感知也更加清晰。他甚至能隐约“听”到窗外竹叶在夜风中摩擦的细微声响,能“感”到地下蚯蚓蠕动的微弱生机。
这种与天地万物联系愈加紧密的感觉,让他沉醉。这就是“凡尘脉”的修行吗?不在于吸纳多少天地灵气,而在于融入这红尘万丈,体悟其运行之“理”,从而明心见性,乃至……执掌规矩?
前路漫漫,但方向,似乎越来越清晰了。青霖城的迷雾,他定要一层层拨开。而力量,将是他手中最锋利的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