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人间微尘起波澜 > 第13章 书院初窥

第13章 书院初窥(2 / 2)

李清河心中一震。留在百川书院?这是无数读书人和低阶修士梦寐以求的机会!这里有最好的学习环境,有岑夫子这样的高人指点,更有相对安全的庇护所。

但他仅仅犹豫了一瞬,便抬头迎上岑夫子的目光,坚定道:“多谢夫子厚爱!晚辈愿留书院,但……不想仅仅作为被庇护之人。晚辈希望能凭自己的能力,在书院立足,学习知识,明悟道理。”

他深知,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他的道在红尘,在历练。若一味依赖书院庇护,他的“凡尘脉”恐怕难有寸进。他需要的是一个平台,一个能让他学习、成长、并最终依靠自身力量面对风雨的起点。

岑夫子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不慕虚华,不避艰险,很好。既然如此,你可暂以‘旁听杂役’身份留在书院。书院规条,需得遵守;藏书阁一楼典籍,可凭此牌翻阅。”他取出一枚与之前赠予的木质令牌相似、但花纹更简朴的竹牌递给李清河,“平日需完成一些洒扫、整理书卷的杂务,亦可去讲学堂旁听基础课程。食宿书院会安排。至于你的修行……老夫观你根基独特,书院寻常功法未必适合,你可自行在藏书中寻觅机缘,或有疑难,可来此间寻我。”

“旁听杂役”?这身份正好!既不至于引人注目,又能接触到书院资源。李清河心中感激,双手接过竹牌:“晚辈定当谨守院规,勤勉做事,用心学习,不负夫子期望!”

“嗯。”岑夫子点点头,“带他去‘勤学斋’安置吧。”他对门外候着的青年执法队员吩咐道。

“是,夫子。”青年应声而入。

李清河再次向岑夫子行了一礼,跟着青年退出了静思堂。

青年执法队员对李清河的态度明显缓和了许多,一边引路一边介绍道:“李师弟,我姓陈,单名一个‘默’字,是书院执法堂弟子。勤学斋是安排杂役和部分贫寒学子居住的地方,条件简朴,但胜在清静。我先带你去领院服和日常用度,再送你过去。”

“有劳陈师兄。”李清河拱手道。

跟着陈默办理了简单的登记,领了两套灰色的杂役院服和一些基本生活用品,李清河被带到了一片相对偏僻、但十分整洁的院落群。勤学斋果然如陈默所说,屋舍朴素,一排排连在一起,每间房住两人。他被安排在东首一间空房,同屋的是一位外出当值的杂役,尚未归来。

房间不大,只有两张硬板床、一张书桌、两把椅子,但窗明几净,窗外就是一丛翠竹,环境幽静。对于习惯了风霜的李清河来说,已是极好的安身之所。

陈默交代了几句注意事项,如用膳时间、劳作安排、书院禁地等,便告辞离去。

关上房门,屋内只剩下李清河一人。他环顾这小小的房间,心中百感交集。从风雷驿的陋巷少年,到如今百川书院的“旁听杂役”,这一路走来,险死还生,仿佛做梦一般。

他将那套灰色院服换上,布料粗糙,却代表着一种新的开始。他抚摸着怀中那本几乎断裂的《养身诀》,又看了看桌上那枚代表机会的竹牌。前路依旧迷雾重重,危机四伏,但至少,他有了一个暂时的落脚点,一个可以汲取知识、提升实力的地方。

他将《染坊杂记》的内容和岑夫子的话仔细回味了一遍。甲子旧案、秽血煞纹、影阁、可能的军方势力……这些如同一张巨大的网,而他自己,似乎正站在网的中央。想要破局,光有运气和别人的庇护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尽快提升自己的实力和见识。

“明日,先去藏书阁。”李清河心中定计。他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这个世界的历史、修行体系、各方势力,尤其是与“凡尘脉”、“秽血煞纹”相关的知识。同时,也要尽快适应书院环境,找到适合自己的修行之路。

夜色渐深,书院内万籁俱寂,只有风吹竹叶的沙沙声。李清河盘膝坐在床上,开始每日不辍的修炼。这一次,他感觉周遭的气息格外纯净平和,那中正平和的书院“文气”,与他体内的暖流交融,让他很快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地。

然而,在他心神沉静的最深处,一丝微弱的警兆悄然浮现。那是来自“凡尘脉”对潜在危机的本能感知。他知道,书院的平静只是表象,青霖城的风暴,远未停息。他必须抓紧每一刻时间,变得更强。

而在静思堂中,岑夫子并未安寝。他站在窗前,望着勤学斋的方向,手中摩挲着那本《染坊杂记》,眉头微蹙,低声自语:“凡尘脉,观气之能,甲子煞纹……这一切,难道真是巧合?还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此子,或许真是应劫而生之人……”

月光如水,洒满庭院,也照进了少年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