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2 / 2)

\"军师此言差矣。\"郭嘉突然打断道,\"当务之急不在攻城略地,而在选定根基之所。兖州看似沃土千里,实则四面受敌:南有孙坚虎视,东取徐州则遭袁绍、孙坚夹击,西面更是无用之地。\"

曹操闻言色变:\"奉孝莫非认为兖州难成基业?且直言我军是否终要与本初一战?\"

\"袁本初竟可能与孙文台结盟?\"

戏志才略显诧异:

\"郭奉孝何出此言?\"

郭嘉摇头解释:

\"二位误会了,我并非指两家会结盟。\"

\"如今袁本初与公孙伯圭在河北激战,胜负即将分晓。\"

\"而孙文台占据豫州、扬州后,必会挥师北上。\"

\"我军若东进取徐州、青州,必将成为两家的共同威胁。\"

\"即便不联手,一方来攻,另一方必会趁火**。\"

\"届时我军恐遭两家瓜分!\"

曹操闻言背脊发凉。

原想避开孙坚改取徐州,不料却是自投罗网。

急忙追问:

\"奉孝以为我军当如何是好?\"

戏志才也问:

\"该以何处为根基?\"

郭嘉从容道:

\"主公,我军需双管齐下。\"

\"趁袁公路新丧、刘景升未动之际,先取颍川,再图南阳。\"

\"同时进兵洛阳,迁移兖州百姓,经营洛阳根基。\"

\"若得南阳、颍川,价值不逊徐州。\"

\"经营洛阳则可图谋河内、河东、并州及长安。\"

\"董仲颖已是垂死挣扎。\"

\"我军以洛阳为据,可随时兵发长安。\"

\"无论取并州或长安,凭虎牢、汜水、壶关天险,皆可与颍川连成退路。\"

\"中原有变则进,局势不利则退取凉州,南下益州。\"

\"此乃我军破局之道!\"

曹操闻言双目放光。

郭嘉此策宏大深远。

若得实施,兖州得失已无关紧要。

待袁绍与孙坚相争,便可坐守洛阳颍川,静观其变。

虽然放弃了人口稠密的中原地区,却赢得了战略主动权!

这可比盲目攻打徐州要高明得多!

站在一旁的戏忠轻捋胡须,赞许地说:

\"奉孝果然深谋远虑,此计稳重周全,实乃上策!\"

郭嘉却摇头苦笑:

\"此乃无奈之举。孙坚势力异军突起,主公若不早作打算,日后必陷困境。\"

曹操闻言大笑:

\"今日得奉孝指点,真如拨云见日!\"

\"既然进军方向已定,那二手准备呢?\"

戏忠看向郭嘉,微笑道:

\"奉孝的二策,想必是要遏制孙坚吧?\"

\"否则也不会特意研究秦鸣了。\"

\"正是!\"

郭嘉正色道:

\"在我眼中,孙坚军的威胁远超袁绍等诸侯。\"

\"如今秦鸣作为孙坚的首席谋士,每遇要事必与之商议。\"

\"制衡孙坚,必须从秦鸣的行事风格着手。\"

\"我仔细研究此人战法,发现其用兵风格异常大胆,擅长奇谋诡计。\"

\"稍有不慎,就会坠入其算计之中。\"

\"有此人辅佐,不出三五年,孙坚就能扫平南方诸侯。\"

\"因此制衡孙坚,决不能像袁术那样贸然出兵。\"

\"当联合陶谦、刘表,三家合力遏制孙坚在荆徐二州的扩张。\"

戏忠眼中精光一闪:

\"奉孝是要结盟抗衡,用合纵之法封锁孙坚?\"

\"不错!\"

郭嘉斩钉截铁道:

\"以弱胜强,唯有联盟一途!\"

\"只要三家结盟,一家遇袭,其余立即驰援。\"

\"如此相互牵制,必能限制孙坚发展。\"

曹操皱眉道:

\"可此次袁术、刘表联手进攻,不是也被孙坚守住了吗?\"

\"主公,攻守之势大不相同!\"

郭嘉胸有成竹:

\"孙坚此战能胜,在于以攻代守。\"

\"但主动进攻时,却无法以守为攻。\"

\"待三家结盟后,我军居中策应,可随时支援任一盟友。\"

\"余下一家便可趁机进攻,形成夹击之势!\"

已按要求孙坚即便采取守势应对一方进攻,若想攻打其他势力,至少需突破两路敌军方可成功!

他微笑对二人道:

\"合纵联盟一旦成型,我军既能钳制孙坚,又能趁机壮大实力!\"

\"此外,可派使者说服刘表,使其不阻挠我军攻取南阳!\"

\"妙计!\"

曹操闻言抚掌大笑:

\"奉孝深谋远虑,有此良策,我军无忧矣!\"

戏忠思索片刻笑道:

\"此计若成,孙坚必将陷入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