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凡人寻道 > 第45章 义助商队

第45章 义助商队(1 / 2)

王琰的死,如同一场深秋的寒雨,给李寻的内心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翳。那个寒士蜡黄的面容、泣血的控诉、以及临终前对北地明月那近乎执念的嘱托,日夜在他脑海中萦回。他变得更加沉默,常常一个人对着药材出神,或是深夜在院中独自练功,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医术的精研和武道的锤炼之中,仿佛只有这种近乎自虐的专注,才能暂时麻痹内心那沉甸甸的无力感。

济生堂的吴郎中将他的变化看在眼里,心中了然。行医之人,见惯生死本是常事,但如王琰这般,将个人命运与家国悲怆如此激烈交织的病例,终究是少数。他只当李寻是初次直面如此惨痛的精神冲击,心生感触,需要时间消化,故而并未过多打扰,只是在他整理药材或翻阅医书时,偶尔投去一瞥带着理解与宽慰的目光。

这日午后,医馆难得的清静被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一个满面风尘、衣着体面却难掩疲惫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他一边活动着明显不太灵便的右臂,一边熟稔地招呼道:“表弟,忙着呢?”

吴郎中抬头一看,脸上露出笑容:“是周表哥啊,快请坐。你这手臂怎么了?”

来人姓周,是吴郎中一位远房表亲,常年组织商队往来于襄阳与北方边境,做些贩运货物的营生,算是个见多识广的管事。周管事叹了口气,在诊床旁坐下,将袖子捋起,露出肿得老高、泛着青紫色的右小臂:“唉,别提了!前几日装货时,被那不听话的辕马带了一下,撞在车架上,当时就觉得钻心的疼,这几日越发肿得厉害,连筷子都拿不稳了。”

吴郎中上前仔细检查,按压了几处,周管事疼得龇牙咧嘴。“嗯,是筋骨扭伤,瘀血凝滞,好在骨头没大事。”吴郎中沉吟道,“我先给你开几副活血散瘀、舒筋通络的汤药内服,再让寻儿给你推拿一番,活络气血,消肿止痛会快些。”

说着,便唤来李寻。李寻收敛心神,走到近前。他先是仔细观察了周管事手臂肿胀的程度和颜色,又轻轻触摸,感知其皮温及肌肉的紧张度,然后对吴郎中点了点头,表示心中有数。

他让周管事放松坐好,自己则凝神静气,双手覆上那肿胀的手臂。他的手法并非简单的揉捏,而是蕴含着孙婆婆所授的推拿理筋之妙,指腹、掌根、大鱼际交替运用,或揉、或按、或推、或拿,力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更微妙的是,他暗中运转体内那丝微弱却精纯的内息,随着手法缓缓渡入周管事手臂的经络之中,如同暖流疏通着淤塞的河道。

周管事初时还因疼痛而肌肉紧绷,但很快,他便感觉到一股温和的热力从李寻掌心透入,所过之处,那令人难以忍受的胀痛感竟如同冰雪遇阳般迅速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舒畅和轻松。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他手臂的肿胀竟肉眼可见地消退了不少,原本青紫的瘀痕也颜色转淡。

“神了!真是神了!”周管事又惊又喜,活动着手臂,满脸不可思议,“李小哥,你这手法……简直比那些专治跌打损伤的老郎中还厉害!我这胳膊,感觉松快多了!”

吴郎中在一旁捋须微笑,眼中也闪过一丝赞许。李寻这手推拿功夫,显然已深得其中三昧,更难得的是那份沉稳和老练,完全不像个少年人。“周表哥过奖了,李寻这小子确实于医道颇有天分,更难得的是肯下苦功钻研。”

周管事眼珠转了转,商人精明的本性显露出来。他再次仔细打量李寻,这次目光中多了几分审视和衡量。刚才李寻推拿时,下盘沉稳如山,手法力道透达而精准,这绝不仅仅是医术高明,显然身具不俗的武学根基。他心中立刻活络起来。

“表弟,你可是捡到宝了!”周管事先是对吴郎中笑道,随即转向李寻,语气变得热络而郑重,“李小哥,实不相瞒,我们商队过几日正要北上一趟,去南阳那边置换些紧俏货物。不巧的是,队里一个得力护卫前几日染了风寒,病得起不来身,眼下正缺个可靠的人手押运。我看小哥你身手不凡,胆识过人,不知可否屈就,临时帮周某这个忙?酬劳方面,你尽管放心,绝对比你在医馆坐堂丰厚得多!”

李寻心中猛地一动。北上?南阳?那已是接近前线之地!王琰临终前那双望向北方的、充满眷恋与不甘的眼睛再次浮现。他正感到医馆的生活虽安稳,却如同坐井观天,难以真正了解这个时代的脉搏,襄阳城内的浮华与暗流也让他感到压抑。随商队北上,不仅能赚取一笔可观的盘缠,为将来更远的游历做准备,更能亲眼目睹北方边境的真实情况,亲身感受那乱世的气息。或许,还能在路上听到更多关于故土的消息,甚至……能离王琰念念不忘的“北地明月”更近一些。这无疑是一个跳出眼前困局、拓宽视野的绝佳机会。

他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将目光投向吴郎中,带着征询之意。这是对师长的尊重,也是他行事稳妥的表现。

吴郎中沉吟起来。他深知行商路途艰险,盗匪、兵灾、疾病,处处都可能要人性命。李寻虽身手不错,但毕竟年轻,缺乏江湖经验。然而,他也明白,雏鹰终须离巢翱翔。李寻并非池中之物,这小小的济生堂留不住他,让他出去经历风雨,见识世面,对他的成长利大于弊。况且周管事是自己的亲戚,为人还算仗义,商队规模也不小,安全相对有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