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走到了太阳落山,衙役才寻了一处干净的土路停了下来。
所有流放的犯人,像是被抽空了体力一个接一个的瘫倒在地上。
手头有钱的,去寻衙役买了水,没钱的,则只能自己想办法。
不远处就有湖泊,找水不是难事,难得是没钱买不了水囊和碗,无法将水装回来喂给伤者。
姜屿棠有些头疼。
原本,从京城出来后,是有一次亲眷送盘缠的机会的,但姜家与程家犯的是通敌叛国的大罪,不趁机踩他们一脚,就好不错了,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对他们施以援手。
程家人还知道藏点金银细软。
但姜家世代书香门第,是断做不出这样的事,现在整个流放队伍,最穷的便是他们一家。
“这可咋办?”
云氏发愁:“要不然咱们去朝程家借点银子?”
“他们不会借的。”姜讼之冷道。
“娘,大哥,你们别急,我有办法。”
这声“娘”姜屿棠到底还是叫出了口,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变扭。
她视线落在不远处的竹林:“咱们可以用石头锯竹子,做成水杯,虽然麻烦了点,但以后都能用得上。”
流放路上,一日三餐,只有早上才会喝米粥,喝完,立刻就要把碗交上去,只有给钱才能留下来。
路还长,必须得做个储水的,为以后做准备,不然,非得把人渴坏了。
“这个主意好。”姜讼之眼睛一亮,“我去锯。”
“大哥,我和你一起去。”姜屿棠起身。
“也好,走吧。”
两人与衙役打了一个招呼,便朝竹林走去。
“小妹今天这是怎么了?”姜怀玉挠了挠头。
每天这个时候,她就往地下一坐,什么活都不会干。不干也就罢了,还要一直抱怨。
怨天怨地,就是不怨自己,明明这一切,都是她自己造成的。
“可能是想通了。”木氏抱着女儿,笑着道。
若是没有姜屿棠的帮忙,她今天怕是坚持不下来了。
“但愿她能一直想通。”姜肃闵不冷不热的说了一句。
“二哥,你留在这,我去捡柴。”
几人各自忙活。
竹林里。
姜屿棠蹲下身子,在地上挑挑拣拣,挑中了两块边缘较为锋利的石头,一块自己留着,一块给了姜讼之。
“这外面的竹子都太老了,去里面看看。”姜屿棠说道。
两人在林子里左找右找,终于选中了一根相对新鲜的竹子,有成年人手臂粗细大小。
竹子纤维很多,靠蛮力是踹不倒的,姜讼之饱读诗书,也知道这一点。
看着两个人高的竹子,姜讼之犯了愁。
姜屿棠提议道:“大哥,咱们先用石头磨,磨出痕迹后,再一起折。”
姜讼之点头。
磨竹子的过程中,姜屿棠将水果刀取出来,一点一点的割。
“小妹,你哪来的匕首?”姜讼之压低了声音问道。
而且这匕首看起来不一般,以前从未见过,锋利却又单薄,轻轻一按便弹出刀刃,好生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