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1 / 2)

见刘备未加催促,曹操蓦然想起袁绍优柔寡断的嘴脸,心中暗忖:若因迟疑贻误战机,岂不令小人耻笑?

\"纵有隐忧,此刻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何况我军主力皆在阵后,即便黑甲军骁勇,亦难撼我根基。\"

思虑既定,曹操眼中寒芒乍现,剑锋直指雄关:\"全军进攻!\"

三十万铁骑同时进发,地动山摇。喊杀声在关隘间回荡,声势滔天。

刘玄见状敛去凝重神色,嘴角微扬。四千黑羽卫闻令而动,旌旗随之挥舞。两侧高地的**手早已就位,箭雨倾泻而下,敌军应声倒地。

与此同时,万名黑湮卫已扼守要冲,形成铁壁。唯有突破高地防线,方能**箭阵。但见箭矢如雨,连绵不绝,冲锋将士在血雨中接连倒下。

虽有重盾护卫,然自顾不暇,更难护佑同袍。

盾兵行进迟缓,形同活靶。

兵卒突遭箭袭,本能反应便是狂奔突围,仿佛闯出箭网即可保命。

现实却格外残忍。当幸存者踉跄逃至城垣之下,尚未来得及喘息——

破空声骤起!一道银芒掠过天光,精准贯穿某名逃兵的瞳孔。血线顺着脑后蜿蜒而下,将未竟的疑惑永远凝固在他骤缩的瞳孔里。

曹操眺望两侧山崖倾泻的箭雨,脊背陡然发寒。先前众将被惨烈战况搅乱心智,竟漏算关键一环——攻闸将领虽毁机关,却未能夺取制高点。此刻凡是逼近城关者,皆要承受这波金属风暴。

数万冲锋大军看似无惧箭矢,然而满地尸骸揭示着恐怖事实:那些黑甲弓手例无虚发。曹操猛然忆起许褚战报——当日华雄败退时,折损的竟是魏延部曲。所谓溃败,不过是假象。

冷汗浸透重甲。此时收兵,幸存的将士将再度穿越死亡箭幕,徒增数万伤亡不说,更会彻底摧垮全军士气。「加速推进攻城械!」曹操咬碎钢牙喝道。眼下唯有凭借器械之利,才可能撕开这场死局。

战斗最前线,曹军士兵正用血肉之躯推动沉重的攻城器械。他们没有任何武器,只能顶着漫天箭雨艰难前行,每个人的性命都悬于一线。

这些敢死队员在推进时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死神不要选中自己。他们身后站着一排排替补士兵,随时准备接替倒下的同伴。

刘玄部署在两翼高地的弓箭手,给曹操的攻城部队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六千黑羽卫宛如不知疲倦的**机器,箭矢如暴雨般倾泻而下。虽然两侧射手偶尔会瞄准同一个目标,但在数十万冲锋的敌军面前,每支箭都能找到新的猎物。

一些黑羽卫专门瞄准推动攻城器械的士兵。从天而降的利箭轻易穿透简陋的盾牌,将这些敢死队员钉死在地。这样的战术优势让黑羽卫的**力倍增。

然而,面对三十万大军,六千弓箭手终究力有不逮。尽管箭雨迟滞了敌军推进速度,大批曹军还是成功越过护城河。他们架起云梯,扛着巨木开始冲击城门。后方的攻城器械也终于进入射程。

这个时代的投石车和床弩缺乏精确制导,只能进行概略射击。但数十台器械同时开火,依然震得城墙剧烈颤动。

远处观战的曹操面色凝重。虽然攻城已经开始,但两侧高地的箭雨依然在无情收割着他的士兵。相对于三十万大军,这样的伤亡暂时还能承受。可如果不能尽快攻破虎牢关,每轮箭雨都要夺走上千条生命。

这些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个血肉之躯。每支箭矢都意味着鲜血喷涌、生命消逝。如果不能解决高地上的弓箭手,这场战役注定将以惨败收场。

虎牢关前硝烟弥漫,战况激烈。刘备曾言十万大军顷刻间可斩八万之众,这等骇人听闻的战力令曹操怒目圆睁。

曹军兵分两路攻向两侧高地,虽山路狭窄仍各遣三万精兵。\"纵使全军覆没也要拿下高地!\"曹操厉声喝道。

此时刘玄已命人将攻城器械对准关墙,自己则率部退至城墙后方,静待敌军登城。他心中早有计较:即便城墙失守,亦可退守关内集结兵马再战。哪怕虎牢关城墙尽毁,亦不足为惧。

望着关前战局,刘玄眼中寒光闪烁。诸侯联军虽有百万之众,如今仅存三十余万。先前连番败绩已令诸侯各怀异心,暗自保存实力。此战若再败,联盟必将分崩离析。

两侧高地上,刘玄布下精兵强将。右翼由典韦、陈到率领万名黑湮卫驻守,左翼虽吕布、华雄力竭,却有千名黑羽卫居高临下。这些神射手箭无虚发,射程远超寻常弓兵,三万曹军如何抵挡?

不过多时,战场血流成河,猩红的溪流竟漫至曹操马前。

战局骤变

曹操与刘备凝望战场,脸色铁青。数里冲锋线上尸骸堆积如山,箭阵覆盖区与虎牢关前的尸堆竟高达丈余。不过半个时辰,三十万大军折损近半,十万亡魂血染沙场。

二人对视间,皆从对方眼中读出了对袁绍的愤懑——若非各路诸侯各怀鬼胎,保存实力,何至遭此大败?那些鬼神般的弓手箭无虚发,莫说寻常士卒,就连曹操麾下青州精锐亦难抵挡。

战况看似出现转机:曹军凭借攻城器械已压制城头守军,先登死士正沿云梯攀附而上。可越是如此,曹操与刘备心中不安愈甚——光是弓手便屠戮十万之众,而分攻两处高地的六万兵马......

\"报——!\"血人般的传令兵自后方踉跄奔来,\"高地我军...全军覆没!统兵将领尽数战死!\"

惊雷般的战报引得众将哗然。失去高地意味着冲锋部队将持续暴露在箭雨之下,更可怕的是——他们已无兵可派。谁曾想敌军不仅弓术通神,步战之强竟也恐怖如斯?

**

世间何人之兵能以一万之众抗衡三万联盟精锐?无人可及。

即便如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其精锐也不过数千。

除曹操麾下青州军规模庞大外,再无他人手握如此海量精兵。

然曹操岂会愚钝?他怎会驱使自己的终极精锐,为这群各怀心思的诸侯博取功名?

就在众将心神震动之际,一道血柱骤然喷涌于众人眼前。

“全军覆没,你却临阵脱逃,当诛!”

斩杀逃兵后,曹操面色渐趋平静——此战已无胜算。

尽管入城士兵数量是刘玄守军的两倍,但胜负早已注定。

战场上的曹操极度冷静,他抬头望向虎牢关上空仍未停歇的箭雨,蓦然拉转马头。

“鸣金收兵,全军撤退!此战已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