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2 / 2)

闻言,李傕郭汜相视一眼,眼中已泛起杀机。正欲开口,却目睹了此生最骇人的景象——

刘玄心念一动,马背上的银甲长枪倏然消失。待二人定睛时,那套装备已完整穿戴在刘玄身上。

\"咻\"的一声,寒芒乍现,银枪如电刺出。二人慌忙欲拔剑,却听得冰冷话语:\"叫你们佯攻就佯攻,要你们死就得死。\"

话音未落,只见两道血箭冲天而起。两颗头颅带着惊骇与困惑飞向半空,无头尸身轰然倒地。

四周将士尚未回神,山野间已响起震天喊杀声。\"杀——\"的怒吼如惊雷炸响,宣告着这场杀戮的序幕。

烽火映天之时,四万赤甲将士齐声震喝:\"归顺玄帝,赐尔生路,封官进爵!\"声浪撼动山岳。

男子跨坐龙驹,掌中银枪直指前方:\"尔等皆为大汉子民,若愿臣服,富贵荣华唾手可得!\"

那些呆立的西凉士卒被这惊天呐喊惊醒,望着地上仍在血泊中翻滚的将帅首级,茫然四顾。窸窣脚步声在山林间此起彼伏。

赤甲军如潮水般自男子身后涌出,迅速形成合围之势。当那血色战甲裹挟着冲天煞气逼近时,西凉军士仅能紧攥兵刃,战意全消。

出人意料的是,赤甲军未动刀兵。西凉降卒被巧妙编入军中,每名赤甲战士严密监视一名降卒——稍有异动,立斩不赦。

降卒为先锋,大军直逼洛阳城下。城外喧嚣惊醒了城中百姓,积压的怨愤尽数倾泻在那位年轻**身上。

宫墙外咒骂声此起彼伏:\"昏君媚贼,戕害忠良,心胸狭隘,难承大统......\"

疲于奔命的年轻**刚回寝宫,摔碎满地珍玩后沉沉睡去。梦中仍不得安宁,冷汗浸透锦衾。突然,宫门外万民齐声的讨伐声浪,将他惊得从榻上滚落。

公元190年冬夜,洛阳城笼罩在诡异寂静中。未央宫寝殿内,汉献帝刘协于龙榻上蓦然惊起,丝质寝衣已被冷汗浸透。他颤抖着望向雕花窗棂,恍惚间似又听见宫墙外传来与噩梦中相同的喊杀声。

\"护...护驾!\"年轻**嗓音嘶哑,却无内侍应答。锦被下蜷缩的身躯随宫门外喧嚣声瑟瑟发抖,九旒冕跌落榻前犹不自知。

此刻德阳殿内,邓让正指挥宫人擦拭鎏金宫灯。铜灯映照下,并未有人注意到天子寝宫的异状。

城外旷野上,西凉军阵列中此起彼伏的呼喝逐渐变得迟疑。当南面出现整齐的赤甲军阵时,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兵纷纷握紧环首刀——他们太熟悉这种临战前的死寂了。

\"**...\"有人啐出嚼碎的枯草,目光扫过远处飘动的赤色旌旗。比起建功立业的豪情,更多人盯着自己磨破的靴尖,盘算着待会该往哪个方向装死最稳妥。

突然如雷的马蹄声自南北两方同时炸响。西凉军阵出现细微骚动,但纪律仍让他们保持阵型。当赤血骑的黑色大纛出现在视野时,前排士兵不约而同开始用脚跟碾地——这是军中流传的保命诀窍,据说能让流矢偏离三寸。

几个胆大的伸长脖子张望,却看见李傕的将旗正与刘字王旗并行而来。这股诡异景象让最油滑的老兵也摸不着头脑,只能将佩刀又往身后的干粮袋蹭了蹭——临阵磨刀或许能带来好运。

洛阳城门徐徐开启,护城河吊桥缓缓垂落。一队队玄甲重装的黑湮军如潮水般从城门涌出。

赤焰战驹上的将领手持方天画戟,苍白的面容在火光中格外醒目——正是骁将吕布。

城垛之上,六千黑羽卫张弓搭箭,寒芒直指城下十万西凉铁骑。贾诩与卢植静立城头,凝望着这场决定中原命运的战役。

刘玄统率四万五千赤血军及三万新降西凉士卒,两翼更有两万铁骑驰骋。城门前的黑湮军阵列森严,合计十二万大军将西凉军团团围困。

\"李郭伏诛,新君当立,归顺者擢升,抵抗者诛灭!\"震天呐喊响彻云霄,惊起洛阳城中万户推窗。百姓们纷纷涌向城南跪拜,声声呼唤\"刘王爷\"的浪潮在街巷间回荡。

老臣卢植望着满城灯火与沿途跪伏的黎民,不禁潸然泪下:\"民心如炬,天意昭昭,此真我大汉明君!\"

阵前的刘玄高举长枪,枪尖挑着李傕郭汜的首级。两颗头颅划过夜空,重重砸进西凉军阵中。十万敌军望着滚落沙场的统帅首级,军心为之震慑。

一名士兵举起火把仔细辨认,火光中赫然映出李傕、郭汜的首级,周围士卒顿时哗然。

消息如同燎原野火,转眼间传遍三军,十万西凉兵尽知主帅殒命。此刻震天喊杀声已将他们逼至崩溃边缘,此刻主将阵亡的消息更成为压垮士气的最后一根稻草。

刘玄长枪高举,赤血军的战吼骤然转调:\"弃械不杀,投诚免死——若违此誓,天地共诛!\"

金属坠地的脆响接连响起,先是零星数人,随后漫山遍野的西凉兵纷纷抛下兵刃。刘玄当即令部众将这十万降卒分而治之,所有原统领尽数挑出,押往黑色水晶处接受转化。遇反抗者立斩,另择他人代之。

如此安排既可稳住军心,又能避免大规模叛乱。虽说十万大军难以顷刻消化,但总胜过放任溃散。刘玄打定主意先选精锐转化,待其成为黑晶战士后,再以之管控旧部。

其间确有企图作乱者,但在赤血军雷霆手段下,叛火未起便遭扑灭。刘玄稳坐中军毫不忧心——假以时日,这些降卒终将尽归麾下。

待整编完毕,刘玄率众将入城时,洛阳百姓仍俯首道旁。见他玄甲赤袍的身影出现,满城呜咽骤起。对历经董卓**、又遭西凉军荼毒的黎民而言,这位两次拯他们于水火的白马将军,早已是民心所向的**。

洛阳城内,人声鼎沸。

“恭请刘王爷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