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泷玉衣袂飘动,忽然后退几步。她身姿轻盈,神情倏然庄重,向朱允炆躬身一礼,声音清亮,却在朱允炆心头擂响重重鼓声——
“正是殿下这般……天命所归的帝王!”
朱允炆喉头一动,情绪已然被牵动:“什么天命?”
柳泷玉答道:“天命即是皇命,不可更改。正如殿下,虽有帝王气运若隐若现,却真实存在——殿下注定称帝!”
朱允炆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仿佛陷入这番言语的漩涡中。但他仍有疑虑:
“若我真是天命所归,那我大哥呢?”
“皇祖父说过,大哥会归来。”
“依照《皇明祖训》、父皇祖父的疼爱,以及他为大明所做的一切,他才是名正言顺的继承者。”
“他若登基,我还有什么机会?”
这个问题,自昨日听闻皇祖父那番话后,便如心魔般缠绕着他,令他辗转难安。
此时,柳泷玉看着他,嘴角的笑意更深了。当一个人向你袒露心底最深的困境,往往意味着,他已向你敞开了心门。
这足以表明……
他已然渐渐接纳了你。
此刻便是明证!
“殿下……一朝之内,五龙同朝已是罕见之极!”
“怎可能有六龙并存?”
朱允炆脱口而出:“此言何意?”
柳泷玉含笑问道:“殿下当真以为,您那位大哥还会现身么?”
轰然一声!
朱允炆只觉心神俱震。
柳泷玉趁势进言:“十年音讯全无,岂是说现便能现的?”
“况且他既是大明皇长孙”
“本应身负天命”
“但据家师观测,这股天命早在十年前便已断绝”
“何处还能寻他踪迹?”
柳泷玉断然摇头:“即便陛下察觉些许端倪,又为何语焉不详?恐怕连陛下自己都无法确信!”
“再说,若那位皇长孙当真现身……”
“十年光阴流逝……”
“皇命早已断绝!”
“他当真能成为大明的第六条龙吗?”
朱允炆眼中骤然绽放光彩。
只觉满腔狂喜奔涌而上!
然而他仍不甘心,追问道:“若是他真的现身呢?”
“当真现身?”柳泷玉身姿愈发坚定
“殿下可曾想过这般局面……”
朱允炆困惑:“怎样的局面?”
柳泷玉娓娓道来:
“陛下为始!”
“太子殿下与燕王殿下次之!”
“您、朱高炽,还有那位或许永不会现身的朱雄英,便是第三重!”
“如此格局,岂是常态?”
柳泷玉复述师尊再三强调的箴言:
“皇位,唯有一个!”
“若当真如此!”
“必起刀兵之争,天命不可违逆”
“到那时……”
“气运相噬”
“谁才是大明最终的真龙……”
“全凭各自手段!”
柳泷玉逼近朱允炆,目光如炬相视,两人间距不过咫尺。
朱允炆略显慌乱欲退。
却被柳泷玉轻执衣袖!
“此时殿下正需要我等这般……扶龙之臣啊!”
见朱允炆犹疑未决。
柳泷玉终于亮出最后的杀手锏!
“殿下可知……黄先生因何归顺?”
砰!
朱允炆踉跄后退撞上桌案。
此刻已是满面惊骇。
“竟是……是你们……带走了黄先生?”
柳泷玉笑意依旧。
“黄先生始终惦记着殿下!”
“若殿下决心相争……”
“我等自当竭尽全力!黄先生便是殿下最强大的外援!”
“这世间万物,皆可化为殿下的助力!”
稍作停顿。
似是知晓朱允炆必将陷入纷乱挣扎。
柳泷玉浅施一礼。
“眼下不宜久留,请殿下细细思量。”
遂缓步退去。
身影渐逝于朱允炆视野。
“咚!”
待柳泷玉离去后
朱允炆颓然跌坐凳上。
怔怔出神。
……
鸿胪寺内。
柳泷玉重返使团驻地。
“事情如何?”
“应当会应允。”
祭祀老者缓缓颔首。
他低声自语:“五龙同朝……大明真是气运昌隆啊!”
“黄先生随莫古而来,为师虽只见过一面,倒也听他说起钟山行宫那场奇梦。”
“为师本以为是胡言乱语……”
“但出于好奇,还是随莫古王子来到了大明。”
“今日亲眼所见!”
“竟一一印证!”
“如此气象,大明五十年内必定如日中天!”
“但我等并非没有机会……”
“黄子澄所说的钟山异象,还有那位道人……”
“为师真想见一见……”
“最令人惊讶的,还是那位皇长孙。”
老者说话间,其余几人陷入沉思。
柳泷玉问道:“师尊,您觉得皇长孙真的会出现吗?”
老者摇头又点头:“难说!”
“为师本是不信的。”
“但大明洪武皇帝却如此笃定……”
“这倒让为师犹豫了。”
“不过明日便知分晓!”
“你们切记正事,跟随莫古王子扰乱《雄英盛典》!”
“挫败大明气运!”
说罢,祭祀老者起身,严肃地看向几位弟子。
“你们都是为师特意带出来的汉臣弟子……”
“各有惊世才华!”
“或如张良之谋,或似韩信之勇……”
“出师之后,”
“尽可去辅佐各自认定的明主。”
“但既在为师门下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