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花甲的朱元璋,白发苍苍却脊梁挺直,
声如金石:
“其余诸辈,不过宵小之辈!”
身后蓝玉、傅友德等众人,肃然而立,静默无声。
齐齐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
这才是当年那位引领万民、建立大明的洪武大帝!
身为臣子,他们同样感到无比荣耀!
最终,
老爷子一挥手,
道出了他真正的意图。
“所以……
那些蛮族侵犯我大明边境,侮辱我的臣子,
朕从来不是好欺负的!
凡是与此事相关的人,一旦查实,
只要敢踏进大明国门,
就永远别想回去!”
……
大明洪武二十五年,
六月初一,
各国使者齐聚应天府。
他们身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带着精挑细选的“贡礼”,
踏上通往“怀城”的道路。
这一次,大明洪武帝并未在皇城接待他们,
而是选择了——
“大明雄鹰盛典”的举办地:
怀城。
这座城自太子朱彪身体康复后,
凭借大明的国力迅速建成。
远远望去,
怀城矗立在钟山脚下,
气势恢宏,规模壮阔。
尽管周边区域尚未完全竣工,但中心建筑的宏伟程度已不逊于皇城。
四周民居错落有致、整齐美观。
怀城中心,
是一座占地极广的宏伟殿宇。
殿前是以水泥筑基、青石板铺就的宽阔广场,
四周矗立着一百零八根石柱,
每根石柱上都雕刻着大明崛起的重要场景,
暗合天罡三十六、地煞七十二之数。
大殿前方两侧,
各立有金银两色石像,
共计二十四尊,
象征着最早追随洪武帝打天下的淮西二十四将。
……
此时,
各国使团已陆续抵达怀城外。
礼部、鸿胪寺、太常寺等各部门官员列队相迎。
周围除了怀城本地百姓,
还有专程从皇城赶来观看盛况的人群。
关于京城的种种传言,
早已被大家反复讨论、衍生出无数而如今的大明百姓,
对于这种万国来朝、唯有盛唐才有的景象,
内心充满由衷的自豪。
他们望向城外那些使者,
眼中流露出难以掩饰的骄傲。
众人早已期盼这一天的到来——
雄鹰盛典,
万国来朝!
同一时刻,
桃园空间之中,
朱雄英遥望下方的怀城,
终于露出一丝笑容。
第四阶段——
名扬四海!
这一次,
恐怕不止天下闻名,
更将声震诸国!
届时,
大明皇长孙朱雄英的身份,
必将深深印在每个人的心中。
“也该是……
我现身的时候了。”
朱雄英心潮澎湃。
等待多年,如今终于快要如愿以偿,
他怎能不激动?
“只是,不知道爷爷是否已经解开了那首诗?”
想到这里,
朱雄英急忙向下方望去。
……
怀城之内,
人声鼎沸。
这座新建的城池中,
不仅有当初种植新粮的百姓,
还有许多从京城自发前来的民众,
此刻已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此时此刻。
各国使臣分批站立,聚在一处……
然而!
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时辰。
老爷子等人仍未现身。
这让使团成员们愈发焦躁。
“这便是大明的待客之道吗?”
“可恨!”
“我们千里迢迢来到大明,竟受到这般冷落。”
“明朝的皇帝,未免太过傲慢!”
“我高丽国何时受过这等屈辱!”
“若不是为了新粮,我们又何必来此?”
“明朝不过是运气好,趁大元虚弱将其驱逐,占据了这片疆土。”
“否则,这新粮本该归我高丽所有!”
“哼!分明是燕王在我高丽境内发现,不然燕王怎会那么快从北境返回?”
“对了,我还听闻,燕王府遭到也速迭儿袭击,连两位大臣都叛变了……”
“想必明朝皇帝正为此事发愁吧?”
使臣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言语间尽是对大明的不屑!
就在人群中央。
一名发丝全数梳拢脑后、身着短衫的魁梧青年,正傲然环视四周。
“这些蕞尔小国从何而来?听他们口气,似乎比大明还要强盛?”
“莫古,莫要多事!”
莫古身旁,一位更为健硕的男子开口道。“大祭司正在后面看着你。”
莫古闻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