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1 / 2)

老爷子望了望窗外的天色,摆了摆手:“罢了,把这些画都取下来,带回去再想。”

“随身带着,随时都能琢磨。”

朱彪点头称是。暮色渐临,确实该回去了。

待朱彪将八幅画全部取下,三人关好门准备离开。

“这院子里有三间厢房……一间厨房。”

“如果这间是皇后的,那另外两间……”

朱允熥忽然眼睛一亮,望向那间带锁的屋子:“那间会不会是大哥的?”

此言一出,老爷子和朱彪都满怀期待地望过去。

“极有可能。”老爷子颔首。

“那最后一间又是谁的呢?”朱彪追问。

老爷子沉默不语,眼中的期待却愈发浓烈。

“先办正事。”

“回宫后,立即召集当年所有老臣……”

“允熥,你把这七幅画临摹下来,原画妥善保管。将其余画作交给画师复制,分发给当年随我打天下的老臣们,问问他们可有什么头绪。”

朱允熥连忙应下。

眼下这事最是要紧,即便老爷子不吩咐,他们也都早有打算。

老爷子又不放心地叮嘱:“那七幅画一幅比一幅古怪,第一幅尚有线索可循,是为父当年出家时的经历……”

“第二个为何只是一个圆形?”

“标儿,这圆的含义你需深思。”

“父皇,儿臣明白。”朱彪耐心应道。

朱元璋反复强调着相同的内容。

这般重复的叮嘱。

朱彪心知肚明,正是父皇心绪不宁的体现。

急切之情已让老爷子无暇顾及言辞的重复……

三人正欲返回行宫。

忽然——

“皇爷爷!”

远处传来一声呼唤。

朱元璋循声望去。

只见朱允炆与蓝玉、傅友德匆匆赶来。

老爷子眉头微蹙,不解他们为何来此。

待众人走近,方知是专程来寻他的。

“先回行宫!”

“有要物需与你们商议!”

朱元璋下令道。

蓝玉躬身领命。

傅友德趁机禀报:“陛下,宫中刚送来密信!”

“所为何事?”朱元璋问。

詹徽上前奏道:“是关于藩王返京之事。”

“藩王返京?”

“他们意欲何为?”

朱元璋骤然止步,锐利的目光直射而来。

早有准备的詹徽嘴角微动,回禀道:

“陛下!”

“太子病重的消息月前已传至各藩王府。”

“秦王朱樉误以为太子是因替他求情忧思成疾,听闻消息后……”

“竟单骑快马,效仿古人负荆请罪,一路哭嚎而来!”

朱元璋双目圆睁。

朱彪神情凝固。

他深知兄弟性情——自己承袭母后温良,而秦王朱樉全然继承了父皇的刚烈霸道。

行事向来率性而为!

“让他滚回去!”

朱元璋怒喝道。

话音未落,他瞥见朱彪怀中的图样,忽又改口:

“也罢!”

“既然来了,你们都不准理会他!”

“上次的账尚未清算!”

“朕赐他丰饶封地,他不思安民,反而劳民伤财!”

“若敢前来,定严惩不贷!”

詹徽迟疑片刻,继续禀报:

“陛下,除秦王外。”

“晋王、燕王等诸位王爷皆误信太子病危……传闻晋王誓与秦王决斗,定要其偿命!”

“燕王已命世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佩戴白绫……似要前来奔丧……”

詹徽言至此处,垂首不语。

朱元璋面庞微微抽搐:

“无人告知他们太子安然无恙吗?”

詹徽急忙解释:“信使已派出,但具体情形尚不明确。”

稍作停顿,语气转为沉重:

“另有云南沐王府急报。”

“沐英听闻太子病讯,急火攻心呕血病倒。”

“据信使所言,恐怕……时日无多!”

朱元璋踉跄后退。

这个消息几乎将他击垮——

“时日无多?”

“这怎么可能!”

老爷子低语良久,才怔怔地开口:

“先回宫!”

“召齐所有御医!马上去接沐王!”

“云南湿气重,又加上急怒攻心,这是心病啊!”

“让他见见太子,兴许就好了!”

“快去!”

此刻,老爷子眼前浮现的——

全是他和马皇后刚成婚时,那个跟在身边,咿呀喊着爹娘的小小孩童。

后来……

那孩子长大了,为了避开皇室争斗,不成为他人棋子,

竟主动请求,世世代代替大明镇守云南边境!

如今……

难道连他,也因为标儿……不行了吗?

不!

老爷子猛地望向朱彪。

标儿能活!

他也能活!

深夜,南直隶的古道上。

一名英武的中年男子策马疾驰,奔向京城!

一人双马。

此刻一匹马已累垮倒地,

他毫不犹豫,翻身跃上另一匹。

连日赶路,

他身上的锦衣早已沾满尘土,狼狈不堪。

长发胡乱束起,

形如野人。

但他全不在意,甚至不愿稍作歇息。

从陕州到应天,

路途遥远,

他却将时间缩短了一半。

换马之后,

男子无心观赏沿途草木,

只遥望前方。

快到了…就快到了!

大哥!

我来了!!

一念及此,男子情绪再度崩溃。

他虎目含泪,

狠狠扇了自己一巴掌,

又伸手摸了摸背上的荆条。

“大哥!”

“全是我的错!全是我的错!”

“我是混账,竟让你去拦老爷子……”

“老爷子这几年简直疯了!”